-
2024-07-14
-
2024-07-14
-
2026年课外书读后感小学三年级 小学课外书读后感50字(7篇)
2024-07-14
-
2024-07-13
-
2024-07-13
更新时间:2024-07-14 20:29:07 发布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4-07-14
2024-07-14
2026年课外书读后感小学三年级 小学课外书读后感50字(7篇)
2024-07-14
2024-07-13
2024-07-13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聪明吧!
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虚,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回,再搬。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应该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这是读完昆虫记后,我深刻体会到的。
寒假里,我与孩子一起读了这本充满了爱的书——《爱的教育》。作者介绍了一个名叫恩利科的意大利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在他身边发生的故事。读完这本书以后,让我回味无穷。书中有关于孩子、家长、老师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给我和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记述了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日记,读每一篇文章都能感受到一个“爱”字,“爱”始终贯穿于该书的每一章、每一节。从细微处、从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的每一件或小或大的事情中,处处告诉人们,人应该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爱国家、爱民族,处处引导人们扬善弃恶,处处感人肺腑,确实是本经典好书。
作为一名家长,看了这些故事深深感到其中的爱!这本书竟然能够如此震撼我的心灵!我们做为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下成长?又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孩子原本是可爱的,在其成长的路上真的需要爱的精神,爱的教育,教会孩子学习,让她拥有爱心,让她懂得做人。
我相信世界上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了许多的道理,对我们教育孩子是大有裨益的。
朱里奥是佛罗伦萨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十二岁,他父亲在铁路工作,家里孩子多,生活很困难,父亲白天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书件来抄写,很辛苦。朱里奥要替父亲写,父亲告诉他功课是你的大事,以后不要说这样的话了。朱里奥每天晚上等父亲睡着了,就悄悄起来仿着父亲的笔迹写起来。由于长时间睡眠不足,疲劳不堪,学习不如以前了,父亲误会他了,很失望,直到父亲发现了,对朱里奥充满了无限的懊悔和慈爱。
那么小的孩子就知道体谅父母,现在的孩子却很少懂得,我们当家长的无怨无悔付出,有的孩子却认为理所当然,所以从小培养孩子有爱心、有责任感,受到良好的教育很关键。作为父母,当他走错了路要提醒他,走对了要鼓励他,走累了要安慰他,摔倒了更要激励他站起来,做他的思想向导,做他的精神支柱。
当然,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要拥有爱,人生才有最宝贵的价值观;拥有爱,在前进的道路上才能迈出更强劲的一步。
蝶澈,那个爱抚琴的女子,那个看破凡世红尘的女子,那个为了哥哥迟墨可以放弃一切的女子,还是被命运所伤,被残酷的国规所伤。迟墨可以为了蝶澈,怀着感恩的心情微笑着接受最残忍的死亡;蝶澈为了减少迟墨最后的一丝痛苦,亲手杀了他。
《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是一部永远看不厌的书。我特别喜欢《昆虫记》这本书。
《昆虫记》中的一篇——“蜘蛛的几何学”,我很喜爱看。“蜘蛛的几何学”中,“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我们只见它向各个方向乱跳,似乎毫无规则,但是这种无规则的工作的后果是造出一个规则而美丽的网。像教堂中的玫瑰窗一般。”这些句子,充分体现了蜘蛛网的圆。法布尔又通过3~4个实验来再次说明蜘蛛结的网是圆的。
法布尔在书里写道:“这种自然的几何学告诉我们,宇宙间有一位万能的几何学家,他已经用他神奇的工具测量过宇宙间的所有东西。所以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我觉得用这个假设来解释蜘蛛网的对数螺线,似乎比蠕虫绞尾巴而造成螺线的说法更恰当。”是啊,法布尔说的的确没错,而蜘蛛就是一个例子,它不用任何工具,反而乱跳,却结成了一个圆到无法形容的网,这是一种大自然赐予的本领。
《昆虫记》,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作为读过十几本东野的读者,对于前期抽丝剥茧般的分析,真相揭晓前的紧张期盼,和剧情的最后翻转已经习惯。不得不说,虽然是早期的作品,行文风格已经打上了东野的烙印。
我有一点想不明白,前面提到:“我们俩开始用力撞门。撞了五六下,门上端发出断裂的声响,整扇门向屋内倒下,随着一声巨响,尘土飞扬。我俩站立不稳,惠子箭筒里的箭矢也掉了出来”
后来的分析:“用来顶门的是12号箭,3号箭自然在你身边,尸体就要被发现时,你把3号箭放回我的弓箭盒,破门而入的一刹那,你捡起12号箭放进自己的箭放到自己的箭筒。你本该把两支箭缓过来,但你没换,大概是没想到我会记得箭的号码。后来加奈江也说要幸运箭,选的恰好正是3号”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昆虫记》,感触很深。
这本书的作者法布尔通过仔细的观察,多次的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生动有趣,我们则更是兴趣盎然。
我不禁叹服大自然那各种这样的奇特,更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发现了昆虫与环境的息息相关,也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我们大家阅读的一本好书,赶紧行动起来,我相信,这本是会让你懂得更多!
qq糖吃过么?小小的,黏黏的,嚼在牙间弹弹的。似乎很难将他嚼烂,但最终还是要将他吞下肚去,觉出他的那股味道。
近一个世纪前,就有一个中国人首先品尝了一颗qq糖。他蹙额凭轩,远望亭台市街。却见人们虽满脸堆笑,却隐隐一派阴鸷之相。他用嘴角勾勒出一个苦涩的弧度,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毅而炽烈的光芒。他便是鲁迅,这个审视着身处世界的战士,这个咀嚼着qq糖的作家。他决定在他的书中记录这粒qq糖被吞噬消化的过程,于是写下了四个字: 阿q正传。
阿q,确实很q,很弹牙。在小说中,他卑怯、欺软怕硬:遇到人高马大的王胡,与之打架力气不敌,便称“君子动口不动手”;碰到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尼姑,就油嘴滑舌上下其手大肆轻薄。他善于投机,是个“真小人”:起初痛恨革命,可看到赵太爷父子盘辫子闹革命后,就眼热心痒地做起了革命党,其实对其一无所知。他夸大、有“自尊癖”:虽只是个极小极卑微的人物,却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就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学,也不免暗地里冷嘲热讽之。他有一套自己的“精神胜利法”:与人打架吃了亏,就如是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老子。”
鲁迅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似乎是觉得这粒qq糖很是弹牙,再口间弥散的滋味也很是糟糕。总之,是那么的难以下咽。
可是一粒翻滚在旧中国封建社会中的qq糖,就算再q,也终难逃脱被毁灭的命运。在滚滚封建社会的洪流中,阿q被那黑色腥臭的脓液悄无声息地吞噬了。可悲的是,直到他死,仍旧没弄清自身的处境,仍旧一厢情愿地桎梧自己所筑的精神乐园里。兴许只有在回忆到路边杂沓人群眼睛里冰冷漠然的神情时,才会拾捡到一丝对自己潦倒浑噩半世的怜悯与哀伤吧。
鲁迅咀嚼着,咀嚼着。这位战士也知道,类似于自己创作的阿q,又何止这一个?放眼彼世,纷纷乱道,苍苍天地,可怜何处无阿q?这些“夸大狂”、“色情狂”、“卫道精神论者”、“麻木不仁者”与“投机卑怯者”,太多太多,充溢在社会各个角落。在洋人洋枪洋科技面前苟延残喘、瞠目结舌;在熟人朋友街坊面前胡吹大气、唯我独尊。阿q时代啊,血蒙蒙的阿q时代啊!难道非等到女人们的双双脚被裹成“三寸金莲”,等到红鼻头白面皮的异族和留着小胡子的岛国渔夫在国土上烧杀劫掠后才能停止那可笑的“精神胜利法”吗?也许,鲁迅同道们正在渴求、在憧憬:那方正义的红何时得燎旺大地九洲,那片先进的黄何时能团结南北大江。他们勇敢地提着心中的那盏灯,舔舐着心中的食粮与梦想,继续作战。
一粒小小的“qq糖”,也能咀嚼出一个时代的味道,关键在于,是将它提炼,还是任其霉烂。但我坚信,如今的中国,莫说是小小的“制糖工艺”,就是制造智能手机、超薄电视,乃至于火箭飞机,也是小菜一碟。那些昔日的“异族”们,用今年春晚赵本山小品中的 话说:“美国人不也找咱借钱来了吗”。至于“制人工艺”么,那被吞噬在深渊的阿q,只能是“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我坚信!我坚信!
一个棕色头发,在鼻梁上架着一副宽边大眼镜的男孩。他手持一根神奇的魔法棒,轻轻便能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法世界,让你时刻都为他的神力所惊喜。
他拥有一把神奇的扫把,骑上它,便可尽情的在空中飞行。他是谁?他便是神奇的小魔法师--哈利波特。他不仅仅属于孩子的童话,尽管他拥有魔法,但他并没有被“神化”,仍象我们每个人一样,有优点、有不足,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一种奇幻又不脱离现实的感觉,仿佛哈里就在我们身边。
我最佩服的还是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对恶势力的那种勇敢。他们始终都有这么一个信念:“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国度,危险时刻都存在,但只要相信自己,勇敢的去面对困难,甚至是恶魔,没有什么奸怕的,就算会陷于危及生命的困境,只要适当的使用在学校里所学到的魔法,一定可以胜利。”
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啊!每次一看到这种惊险的关头,都被他们这种坚定所感动,同时也为这群有神奇经历的孩子捏一把汗,毕竟,邪不胜正,那些邪恶的人最终还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书中最吸引人的是那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每一次的结局都如此让人意犹味尽,拍案称绝,书中到处都是伏笔,谁能想到出乎意料的结局就隐藏在众多细节中。正是这样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
哈利这个小男孩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他的忠诚、勇敢、对正义、真理的追求,以及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无一不清楚地回荡在我的思想中。可能想过,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要承担拯救世界的责任,要面对死亡,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和委屈。
书中罗琳发明很多咒语,诸如:除你武器,统统石化,魂魄出窍甚至凶狠的阿瓦达索命。但她从来没有提到过任何增加友情,哈利和他的朋友们做到了,他们的友情不需要咒语来维持,也没有任何咒语可以击破,友谊永远是最强大的力量。
读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大家的智慧和勇气才能战胜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