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10
-
2024-06-10
-
2024-06-10
-
最新幼儿园大班年总结报告 幼儿园大班学期工作总结最新(十九篇)
2024-06-08
-
2024-06-05
更新时间:2024-04-15 18:03:58 发布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4-06-10
2024-06-10
2024-06-10
最新幼儿园大班年总结报告 幼儿园大班学期工作总结最新(十九篇)
2024-06-08
2024-06-0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发展,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三个集中”,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布局合理化、要素配置最佳化、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我们以农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为主线,凸显外向、高效、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的特色,规划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达21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2%。全市已形成森林生态体系和生态景观型农业片区、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片区等“一个体系、八大片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38%。在推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三个突出”,着力提升农业效益。一是突出科技兴农,按照生态、高效、集约、精确的要求,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已提高到58.5%,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8.5%。二是突出多元投入,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今年推出的30个农业园区项目吸引投资21亿元,其中外资13亿元。三是培植龙头企业,重点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高收益领域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了朝阳集团等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集中效果明显,20_年江阴华西、宜兴西太湖、阳山万亩水蜜桃、唯琼生态农庄等17个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园区新增农业收益5077万元,园区内农民人均增收650元。
推进乡镇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集聚,促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在推进工业集中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结合”,着力提升发展水平。一是与培植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全市已形成江阴新材料、宜兴环保、新区电子信息、惠山汽车零部件、锡山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二是与转变增长方式相结合,引导农村企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对进入集中区的企业设置技术含量、投资强度等“门槛”,低于规定标准的项目不直接供地,一律进标准厂房。三是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防止污染生态环境的项目进入园区。全市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农村工业集中区的投资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4亿元,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650万元,集中区的工业产出已占全市乡镇工业的67%。
引领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集中,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整合小城镇和自然村,重点抓好户数较少特别是20户以下的自然村落、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自然村落等五类村落的撤并。全市乡镇总数已从83个减少到59个,撤并自然村196个。在村镇撤并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农民,先安置后拆迁;科学规划建设,集中成片开发了公共设施齐全、社会事业配套、环境绿化美化的农民新社区,入住农民普遍比较满意,每个农民占用的宅基地也从100平方米降为30平方米,既节约了土地,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江阴新桥镇已有50%的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土地2925亩。在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江阴华西村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带领其合并的13个村组建精神文明建设开发公司,共同建设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迫切需要发展与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相适应的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我们推进“三大组织”建设,建立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委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两翼的组织体系,形成了新型的农村生产关系。
随着村委改居委、农民变市民步伐的日益加快,农村集体资产如何做到产权明晰、有效运行、监管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履行生产服务、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职能,通过建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落实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明晰了农村集体资产,有效维护了村民的权益,调动了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全国较早组建的黄巷镇陈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_年可支配收入达到650万元,每个股民平均分红20_元。目前,全市已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74个,净资产26亿元,持股人数24.8万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已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载体,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随着“三个集中”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土地有序流转、收益稳定增长?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组织。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组建浮动分配型、固定分配型、混合分配型三种类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使土地既成为农民生存的“护身符”、致富的“摇钱树”,又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牢固纽带。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类土地股份合作社92家,参与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农民达78.6万人,占全市农民总数的36.5%。
随着农村市场化、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正确处理低效益与高风险的矛盾,成为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我们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按照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利润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工业化的方法、市场化的机制,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组建标准上,坚持“四有”,即有健全的合作制度,规范化运作;有合作的手段,具备资金、技术等经营要素;有较大的合作规模,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有明显的合作效益,能促进农民增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松散型的,也有紧密型的;既有生产服务型的,也有产、加、销一体型的。目前,全市已建成112个“四有”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富民安民。为此,我们着力完善富民安民的支撑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宜人的新农村。
大力完善创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制度,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税收制度,落实了自主创业奖励、异地务农补贴、公益岗位补贴、小额创业贷款、职业介绍补贴、搬迁企业补贴等政策。二是拓宽农民转移就业的门路,重点抓好“六个一批”:新老企业吸纳一批、发展三产容纳一批、自主创业鼓励一批、异地务工转移一批、搬迁企业带走一批、购买岗位安置一批。三是提高农民创业就业的技能,建设培训基地,完善培训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今年全市已培训农村劳动力5万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万人,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65%。
积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推行“五保一奖”制度。积极推进“社保”,加快扩大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新办企业一律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全市农民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到33.2万人。全面实施“地保”,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保障体系的农民已达36万人。加快建立“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办法,解决单纯务农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老年农民参保后个人不再缴费,直接按月领取养老金,全市已有40万老年农民享受这一福祉。继续完善“医保”,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两级财政资助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标准已达到每人每年30元以上。不断提高“低保”,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已提高到每月150元,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只生育一个孩子、年满50周岁的农村居民,每人每月奖励50元。同时,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建立农村救助基金,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贫困户结对,帮助因病因灾致贫农户脱贫致富。
着力加强农村生态体系建设。实施“绿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绿化造林力度,突出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建设,农村森林覆盖率提高为21%。实施村镇净化工程,突出农村水、大气环境整治,建设“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新江南人家。滨湖区将生态环境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大力推进太湖生态防护林、都市特色林、休闲观光林等六个农村造林绿化建设重点,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2%。
回顾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首先,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建设新农村问题。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虽然目前农业仅占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的2.2%,但“小比例却是大问题”。从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看,难点在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从“三农”的地位作用看,农民是最广大的群体,农村是最广阔的地域,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从现实条件看,人均达到6400美元,完全有可能做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我们把推进农村建设作为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同时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村调整优化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关于对万户农民实施扶贫帮困工程的若干意见》、《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加快实施农村“三个集中”的意见》、《加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的意见》五个文件,全面加强“三农”工作。
第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我们着眼于农村生产力的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新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的新风尚、生态环境友好的新面貌、依法民主管理的新体系等方面的内容,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模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制定了20_年、20_年、20_年新农村建设的阶段目标,形成了城乡统筹、相互衔接、覆盖全市的农村发展总体规划,包括九个分区规划和农村城镇空间结构体系、现代产业布局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人居生态环境体系等专项规划,勾画了新农村建设的蓝图。
第三,要坚持用统筹办法,系统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兴农之路不在农”,必须“跳出三农解决三农”,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用城乡统筹的办法建设新农村。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产业体系、政策体系、富民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五个体系建设。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在城乡同步推进了交通、供水、电力、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公路建设实现所有乡镇的车辆30分钟驶上高速公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5.2%。在工农统筹方面,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两篇文章一起做,一方面,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推动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以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xx年,按照市新农办、市档案局的部署和要求,**县结合工作实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把家庭建档作为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安排,大力推进家庭档案建设,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试点中推进家庭建档工作,用家庭档案诠释文明、宣传文明、弘扬文明。通过县新农办和档案局的共同努力,在龙新乡的徐家
寨和韩家寨、镇安镇河边寨、象达乡大坪子、碧寨乡摆达下组、龙山镇大塘子等6个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中开展农户家庭建档工作,目前,这6个试点村521户村民百分之百的完成了家庭建档工作,共建档案1042盒,从而丰富了**县的新农村建设内容,使档案工作能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现将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农户家庭档案建设,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和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于档案工作为改革发展服务,为群众服务的一条有效途径。开展家庭建档,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档案工作服务家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也为充分开发家庭档案资源,发掘和保存散存在民间的重要档案文献,将有重要价值的家庭档案给予保护和抢救提供了技术支持。**县新农办、县档案局充分认识到家庭建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工作中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家庭建档工作提上议事日程,迅速组织档案干部和新村建设指导员进行家庭建档的业务学习,掌握为什么要建立家庭档案和怎样建立家庭档案的知识,以扎实的业务基础开展有效的`服务和业务指导。
为顺利开展好家庭建档工作,县新农办、县档案局专题制定了试点村家庭建档实施方案,确立了先搞调研,再抓试点,然后以点带面,广泛推行的工作思路。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积极的协调联系,最后确定在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中开展家庭建档工作,同时,以试点村为重点,在条件稍好的碧寨乡摆达村和龙山镇横山村两个村中进行整村推进农户家庭建档工作。在试点村的带动下,在经济相对发达、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平达、勐糯、腊勐三个乡镇中开展家庭建档整乡推进试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县新农办和县档案局分别抽派业务骨干,协同各乡政府、村委会以及村民小组干部,召开家庭建档动员会议,由村委会领导作动员讲话,阐明开展家庭建档活动的意义,并由抽调的业务人员进行通俗易懂地讲解,用很多具体生动的事例说明家庭建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从来不知道家庭档案是怎么回事的老百姓,明白了家庭档案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自已居家过日子有着长远的意义。之后,业务人员深入到农户家中,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进行家庭档案的收集、分类和整理。通过开展家庭建档试点工作,很多农户纷纷认为:家里原来到处乱放的各种材料,急着要用时翻箱倒柜遍屋子找,常常把家翻个遍也一无所获,全家人互相埋怨生闷气,现在好了,家里各种材料经过整理和集中存放,找起来又快又省心。通过开展试点工作,为在全县顺利推行家庭建档工作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为使试点村家庭建档工作确实取得实效,**县新农办和县档案局切实采取强有力措施:一是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明确整理方法,把收集到的材料按内容分为证书类、收藏(实物)类、音像类、家史类、发票及附件类、综合类六类。整理过程中尽量保持原貌,以“件”为单位,按事由结合时间排列、编号、装盒存放。并逐件登记归档文件目录,目录做到与归档文件实体相对应。为各家庭在建档时提供参考。二是列入了全县档案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把各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家庭建档工作作为其工作目标管理(或档案达标升级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检查和考核。三是加大业务指导力度,在乡镇中逐个开展农户家庭建档动员会议,向农户讲解家庭档案知识,动员他们动手建立家庭档案,并作登记备案。这些措施为家庭建档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任何一项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会马上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对其总会有一个认识、了解的过程,家庭档案也不例外。当人们还习惯于将档案的外延定义为那些保存在档案馆(室)中的“档案”的时候,加强对家庭档案的广泛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宣传的过程也是家庭档案意识养成的过程,只有改变人们对“档案”的固有认识,提高对家庭档案的认识,人们才会将档案意识渗透到各自的生活之中,自觉地整理好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材料。为进一步扩大宣传,全面提高家庭建档意识,**县新农办和县档案局在到乡镇工作中把家庭档案宣传资料向广大农户发放。宣传资料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家庭档案的概念、建立的意义及整理方法作了细致的说明。这种宣传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档案意识。
总之,今年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家庭建档工作,由于注重业务建设,实施点面结合,工作质量比较高,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为构建和谐新农村,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县新农村建设严格按照“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以中央、省、市有关精神为指针,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水、路、电、能建设为重点,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基础设施和各项公益事业建设得到较大改善。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涉农部门、各乡镇的大力支持和齐心努力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xx年年新农村建设总投资7426.652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103.992万元,文化体育事业建设投入资金3714.49万元,生产发展投入资金323.7万元,环境整治共投入资金238.2万元,帮扶单位共帮扶资金46.27万元。现将xx年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宣传方针政策,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建设氛围。我县电视台开设新农村建设专栏,加强方针、政策和建设典型的宣传。
2、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生产势头较好。针对今年春耕生产形势,突出抓好备春耕生产,全力抓好科技备耕、物资备耕、资金备耕。举办各类培训班230期,举办电视讲座11期,举办科技大集9次,发放宣传材料3.9万份。全县春耕期间共投放贷款4.66亿元。全县共完成大田播种193.8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95.6万亩,大豆播种面积56.3万亩,水稻插秧17.2万亩,马铃薯4.6万亩,西甜瓜5万亩、白瓜4.6万亩蔬菜5.2万亩。今年我县遭受了建县60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全县农作物受灾总面积为1,331,392.60亩。全县累计投入抗旱资金近6800万元,其中,县财政拨付专项打井补贴资金1200余万元,农民自筹3620万元,协调县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1980万元。全县新打抗旱井3600眼,维修启动原有抗旱井1500眼,投入抗旱设备5300余台套。玉米、大豆、水稻总产预计可实现378,720.7吨,同我县前三年粮食平均总产731,712吨相比较,预计今年我县粮食实际产量可达到5.18成年。 2、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养殖量增长加快。以市场为导向,深入实施主辅换位战略,突出发展生猪、肉鸡、肉牛,加快发展奶牛。全力推进畜牧业科学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加速过腹增值,努力把畜牧业发展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按照《某某县百万头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养殖生猪给予优惠政策,每头母猪补贴50元,后背母猪补贴200元,抓紧补栏,争取销售黄金期。在原有的基础上,力争到年末建2个可繁母猪超千头的原种猪场和10个可繁母猪超200头的二元种猪场,大力推广“10+200”自繁自育模式(即:养10头可繁母猪、年出栏200头育肥猪),发展母猪专业户,扩大基础母猪群。据三季度末统计全县生猪存栏385,513头,出栏453,695头;黄牛存栏111,162头,出栏95,104头;奶牛存栏4,126头,山绵羊存栏74,581只,出栏56,461只;家禽存栏383.8万只,出栏466.6万只。全县共有各类养殖专业户4571户,有各类典型示范户60户,各类养殖专业村16个。全县共上报畜牧小区86个。根据市“两牛一猪”计划指标,我县新建2个生猪园区,新建2个肉牛园区,改扩建生猪园区2个,新建奶牛园区1个。共普查能繁母猪31,840头,发放农户场数6,370户,发放补贴款159.2万元,全县后备母猪登记13,563头,打耳标3,612头。现全县生猪补栏680户,补栏生猪10,200头。全县共建黄牛繁改站点40个,现已人工授精母猪950头,全县新引进纯种猪316头,奶牛冻配630头,黄牛冻配5,400头。
3、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面向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方向,根据市场的导向,强化对新型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制定免费培训农民工实施方案,到目前,技能性培训2600人,引导性培训3.7万人,转出劳务人员5.5万人,劳务收入1.51亿元。
4、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共投入环境整治资金238.2万元。投入资金33.4万元,共清垃圾9.6万立方米;投入资金19万元,清粪便14.6万立方米;投入资金44.6万元,清路障440条段;投入资金46万元,清边沟66.7万延长米;投入资金10.2万元,清除垃圾无序堆放1954处,建垃圾填埋点123个;清柴垛3510个。县政府投资85万元,共完成造林面积12500亩,其中:农村建设村屯绿化1000亩,义务植树完成75万株,恢复和完善了30个村屯和45条农防林带。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程进展有序。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3103.992万元。其中,投入2462万元建设通乡通村公路42公里,投入资金362.35万元,修建村内白色水泥路面25823延长米。投入资金48万元,修建u型水泥边沟6500延长米;投入资金42.66万元,安装过户入水桥涵1524节。投入资金99.542万元, 铺修村内沙石道路84460延长米,铺垫达到标准砂石路面;投入资金6000元,修建厕所一座。投资6.8万元,修建院墙240米,投入资金10.6万元,铺设人行道砖3150平方米;投入资金3.5万元,修建井房围墙;投入50.4万元,用于自来水改造工程;投入0.54万元,建设浴池煤仓一处。投入5万元,修水渠400米;投入4万元,焊接铁垃圾箱40个;投入8万元,打自来水1口。
6、加大文化体育设施投入,缩小城乡公益事业差距。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3714.49万元。其中,投资2600万元,在新址建新一中,占地7600平方米;投资370万元在职教中心建设占地4000平方米实习、实训楼;投资600万元建设少年宫,占地5400平方米;体育局投入体育健身器材53件;投入资金36.06万元,修建办公室1947平方米;投入资金64.36万元,铺修广场12096.55平方米;投入10.84万元,购置103盏路灯;投入4.1万元,对村内179平方米卫生所进行改造;投入资金1500元,购买书柜2个;投入资金3500元,购买音响一套;投入9000元,维修天气损坏的路灯。投资5.57万元,建设篮球场640平方米。投入资金12.96万元,建设105平方米的浴池;投入6万元,安装有线电视411户,投入3.2万元,更换有线电视宽频设备。
7、加强农业生产发展,加大农村项目投入。生产发展项目共投入建设资金323.7万元。其中,投入资金15万元,购买抗旱喷灌设备50套;已投资80万元,安装烘干塔项目和高分子秸杆环保装潢板项目,设备已交定金5万元,建设库房800平方米;投入1.2万元,用于商业网点建设;同意新村建设征地补偿62.5万元。投入资金160万元,建设商服楼xx平方米。
8、发展农村新能源,加快沼气池建设进度。加大了对沼气池建设的宣传,发放张贴画120份,使用手册850套,永久性标语13处。投入资金30万元购进沼气灶、净化器
等500套。今年由于受罕见的旱灾影响,全县主要任务以抗旱自救为主,全力保生产,致使我县户用沼气池的建设进展不够快,至九月末共完成沼气池978个。抗灾自救结束后,全力以赴抓进度,截止现在,共保质保量完成沼气池1340个,并交付与农户手中。其中,已经使用1070个,已经投料的270个。目前剩余沼气池160个正处于工程收尾阶段,池体已建成,未入户安装通气管线及投料。
9、实施社会帮建,全社会共同建设新农村。我县现有省级帮建单位2家,市级帮建单位9家,县级帮建单位86----家。帮扶单位共帮扶资金46.27万元,其中,省级帮建单位帮扶资金27万元,市级帮建单位帮扶资金8.45万元,县级帮建单位帮扶资金10.82万元。 省地税局帮扶省级试点村福利镇长征村,投入20万元,建设玉米烘干加工厂和生产高分子秸杆环保装潢板项目。双矿集团帮扶省级试点村兴安乡庆生村,投入资金5万元,抗旱打井50眼,投入2万元,为村里安装4盏路灯。市移动公司帮扶省级试点村永安乡兴源村,投入1.7万元用于抗旱打井。建设银行双鸭山支行帮扶省级试点村某某镇同意村,帮助5户贫困户,每户500元,共计2500元。市信用联社帮扶市级试点村兴安乡永乐村6.5万元。县湿地局帮扶省级试点村腰屯乡常胜村1万元,县工商联帮某某镇扶红光村1万元,县统战部帮扶福利镇东发村30节涵管(折合7xx元), 升平煤矿帮扶永安乡幸福村煤矿石500立方米(折合xx元),县建设局帮扶腰屯村1000元,分给10户贫困户,每户100元,县审计局帮扶升昌镇丰林村6000元,县技术监督局帮扶丰乐镇东风村7000元。
(一)强化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工作采取单位、部门、乡镇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抓具体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深入村屯实地考察,与村领导和村民共同商讨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做法。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乡镇也建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帮建单位也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帮建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安排人员具体抓帮建工作,组织专人驻村入户进行指导。
(二)广泛宣传发动。利用电视台开展新农村建设专栏,每周两期。县
委、县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发动全县上下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发放宣传单,大力宣传新农建设的工作内容、重大意义、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派选副科级后备干部深入各乡镇,帮助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各乡镇设立一名宣传员,及时报道乡镇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新动态。
(三)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筹、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县政府今年整合各类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向试点村倾斜,县财政设立新农村建设资金,建立筹资机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整合政策项目资金,拓宽投资建设资料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建立民主管理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使农民自觉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试点村建设方案经过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村民出资出劳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各村相继建立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具体负责各工程项目申报、实施和监督管理,逐步形成农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安排按照市政府要求,现将我市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和xx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按照《xx市xx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市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了“十、百、千”工程,即抓好12个试点村屯(包括两个省级试点村屯)示范建设、xx年任务的56.3%,新增农业产业化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1967xx年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草案)和《xx市xx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组成了新农村建设包扶工作队,深入到全市12个乡镇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包扶工作。
(二)搞好宣传发动。利用广播、电视、板报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市电视台专门开设了新农村专栏,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创办了《新农村建设简报》,目前已出刊xx年初工作任务,做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而有些乡镇新农村建设及试点村屯建设只停留在宣传发动、项目建设规划上,而没有实际动作。
(三)许多村社干部和农民存在"等、靠、要"思想。农民的主体意识淡薄,特别是表现在投资投劳方面不积极、等待观望,再加上省级试点扶持资金没有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
(四)包扶工作队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包扶工作队、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没有把新农村建设包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没有落实具体帮扶项目和具体帮扶措施,工作基本流于形式。
(五)沼气池、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由于受沼气池模具制作困难、数量少的影响,全市各试点屯仅建成沼气池85个,占计划的19.5%,试点村屯水泥路建设明显滞后,全市试点屯水泥路建设仅完成8.5公里,占计划建设任务的38。8%。另外,从面上看村屯环境整治,动得不好,很多村屯面貌依旧,“脏、乱、差”现象仍很严重。
(六)村屯规划编制滞后。城建部门现已收集整理xx年已过去,全市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试点村建设的`有效时间不多了。为此,必须抢时间,抓进度,利用当前农闲时机掀起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试点村屯建设高潮,排好建设时间表和进度表,确保在9月末前完成试点村屯建设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搞好宣传发动。结合新农村建设不同时期工作任务,通过再宣传、再发动,着力破除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存在的观望依赖思想,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快规划编制。按照省、吉林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要求,加快制订我市省级试点村镇和吉林市级、本市级试点乡镇村的规划及百屯编制工作,确保高质量、高标准。
(三)突出工作重点。重点加快沼气池、水泥路建设进度,集中时间搞好村屯环境整治,抓好农民教育培训。
(四)抓好包扶工作。制定本市包扶工作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工作队协调各方的作用。积极争得省和吉林市包扶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使其真正为乡镇新农村建设解决项目资金和物资、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五)做好督导、检查。重点加强对试点村屯工作进度、规划制订落实和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等方面工作的督导检查,注意发现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xx年度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指引下,村两委班子及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开展的,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在狠抓落实、重在发展上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我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明年的工作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充分发挥农民自主创新意识,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全村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1、农业生产:xx村现有土地面积22486亩,其中水田面积2217亩,毛竹林4500亩,用材林地13000亩。水稻种植是1202亩,西瓜种植是603亩,蔬菜种植面积是417亩。全年木材生产约xx立方米。今年粮食、蔬菜、西瓜收成良好,村民积极性显著提高,又新增反季节蔬菜大棚60亩,为今冬明春的'农业生产打好基础。
2、护林防火及林业工作:今春以来,通过认真宣传发动,严造防火声势,在本村内张贴宣传小标语70余条,召开森林防火专题会议4次,成立防火预备队一个共30人。在村委会全体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防护下,至今没有发生过火灾案,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在上级林业政策推动下,共完成迹地更新300余亩。
3、平安xx建设:努力抓好平安创建工作,为创建平安xx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社会纠纷,今年共发生纠纷45件,调解45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完成我村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户的申报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5、为民办实事: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完成xx村前结尾路面硬化及排污涵管的铺设工程;xx村邱林自然村路面硬化工程;以及消溪、圳后自然村的路面硬化工程。
6、党组织建设:今年上半年发展预备党员二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全村共有党员69名,5个党小组,按时召开党员学习活动,全村党员积极参与讨论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
1、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的渠道单一,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工业企业发展受到制约,所以我村的经济增长主要以农业种植和林木生产为主,经济效益不是很明显。
2、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大的差距,特别是办公楼危房迁址重建的配套资金没有得到解决,农民公园建设无法得到落实。干部思想作风问题还停留在等、靠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单一,原则性差,工作方法缺少创新。
1、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在原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更新观念,成立管理小组,再争取上级扶持资金,进一步完善各项工程建设。
2、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放在反季节大棚蔬菜发展上,及时上网扑捉信息,引导村民种植特色经济作物,为村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
3、壮大集体经济,巩固集体资产,避免流失,加大旧欠款的收缴力度,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
总之,在今年的基础上还要下功夫,改变以往的工作方法、态度,并且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为下一年度的各项工作而努力奋斗。
我乡xxxx村为xxxx县确认的26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全村1304人,三个自然村庄6个村民小组,2236亩土地,其中水田1330亩。种植业是我村主要产业,以稻、麦、豆为主。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全国新农村建设大好形势鼓舞下,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新农村办的领导和支持下,在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上下功夫,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总体要求做文章,在这一年里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理清建设思路就是确立村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责无旁贷,但是光靠国家给钱还不行,还要发挥农民这个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村民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坚持以农民受益、村民参与的原则,政府通过引导规划,政策支持、典型示范的方式,克服两眼向上,等、靠、要,一切依赖政府掏钱的思想。
我们在20xx年按照县政府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修了681.4米下水道,标准为宽50㎝,深60㎝,砖砌结构,混泥土预制板盖面,总造价81768元,由村民各户配套资金52316元;村庄进户(户户通)37户,总长606.9米,总造价39448.50元,由村民各户配套资金2124.50元,另外在低洼地填土,下水道土方开挖等工程中,村民也都积极出钱、出物、出劳力。
立足当地实际建设新农村,建成一排排宽敞整洁的农村别墅,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最直观的'体现,是广大农户非常向往的,但是这要以经济基础作支撑的,我们认为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把仅有的钱花在最需要最实用的事上,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广泛筹措资金,在县物价局等单位的支持下为吴巷、xxxx两个村庄安装了16盏路灯,大大的方便了群众,得到了广泛的赞许。还为吴巷、xxxx两个村庄的道路两旁栽上了300棵松树,为美化村庄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好效果。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在工作中我们不搞行政命令不搞贪大求全,急于求成,更不搞大拆大建,盲目攀比等花架子,违背村民意愿,在作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后,先后拆除了28户路边露天厕所,16户废弃畜舍,维修改建了4户住房,使村庄道路两旁的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改观,得到了群众的支持。
所谓的抓硬件建设就是以上我们为村民办了大量的实事,给村庄面貌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显著变化,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继续创造条件,建设体育、娱乐、文化场所、数字电视、自来水、垃圾站等生活公益基础设施。
所谓抓软件建设不放就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大力倡导计划生育、
优生优育、遵纪守法、邻里和睦、助人为乐的新风尚,积极参与基层民主政治,依法行使公民的民主权力。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而坚巨的任务,不能满足短期内取得的一点成绩,我们要建立一套常抓不懈乡村工作机制,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努力取得相关单位和村民的支持,使新农村建设天天有进展年年有变化。
新农村建设由于各级领导力度大,投入精力多,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路修好了,水电畅通了,路灯亮了,环境美了。但是这只是外部表现,还不能算是完整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生产发展是首位的,在xxxx年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在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上下功夫。在种植业上,利用xxxx村水源较好的优势发展优质高产糯稻。在养殖业上,以三名科技副主任为示范,带领部分户养殖在花园湖边养鸡、鸭、鱼、蟹等,争取年产值50万元。组织好劳务输出,建立有资质的服务体系,争取每年输出劳动力300人,增加收入20万元以上。
在xxxx年中,努力完成好上级交派的各项工作,使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1、加北村的性质是:以生态农业,绿色蔬菜为第一产业,以畜牧业、渔业及多种产业为第二产业的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2、加北村的发展方向是: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在完全保护耕地,重新规划用地布局,调整种植业结构,实现农田水利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村域闲置土地的作用,拓宽产品种类,发展多种经营,实现生产、储藏、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模式。
1、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规划,调整用地布局,为经济建设创造有力的外部条件,使全村用地结构趋于合理。
2、全面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副产品,产品初、深加工,综合 仓储,产品销售、牧业、渔业、旅游、文化等综合产业体系。
3、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敬老托幼、技能培训、扶贫、社保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4、造林增绿,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各级绿化体系,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空间。加强基础设备建设,为确保生产发展和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创造条件。
5、制定防灾规划,防止火灾、风沙、山洪泥石流等对村庄的危害。拆除、重建危房,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6、以工补农,以园带村。把加北村建设成“用地布局合理,生产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组织便捷,各项功能齐全,生活环境优良,地方特色突出,乡风乡俗文明,村庄面貌一新,村民生活富裕,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现代化新农村”。
其发展计划实现目标是:“一年启动,二年实现,三年变样,五年达标。”!
中心村基本保留完整,将畜牧养殖业尽量集中移出中心村,安置于下风向水草丰美处,使人畜分离,避免疾病的传播,原加漠公路南侧适当修建新住宅小区及公共服务设施,靠近加漠公路一侧拟建一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扩大当地农产品、山产品的销售范围,在村内适宜地段开发旅游业,从而带动村内服务业的发展。
道路形成一纵一环为主,网格支路为辅的道路体系,即将原加漠公路、贯通主街,国税一路及加北一路进行全面改造,形成环路,东西纵向贯通主街拓宽改造形成纵向主轴,其它现有沙石路基本呈纵横交错的方格网格,这样就形成了加北村以现有路网为基础,做适当调整,改造切实可行的村镇体系结构和布局。
1、人口规模:
现状:9个自然屯,8个村民小组,共有923户,3057人。
预测:未来达到,
2、人口结构:
现状:共有923户,其中从事农业生产500余户,畜牧养殖业80余户,其余为亦工亦农人口。
预测:规划实施后,从事农业生产村民户数维持在500户左右,畜牧业采取集中养殖措施,使畜牧养殖业村控制在30户左右,利用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农家田园式度假项目。规划20户左右村民从事旅游业、服务业,其它村民安置于村办工厂及农产品及小产品经营,从而使农业富余劳动力得到安置,并加快农转非的速度,使中心村向城镇化靠拢。
1、道路设施
(1)、现状:村屯内部道路体系不完善,
共有13条路面,全长17.5公里,
其中只有原加漠公路为水泥路面,宽只有6米,其余均为村间小路,且路况较差,道路配套设施不完善,电线杆零乱,存在不安全隐患,极待改善。
(2)、道路整治规划配置建议:
结合现状的主要道路,确定道路布局形式,对现状道路进行硬化、宽化、拓宽改造同时调整道路竖向,保证地面排水顺利。对原加漠公路,贯通主街,国税一路及加北一路进行全面改造,其主路形成村内环状道路系统,以该系统为中心,对其余现状道路进行综合整治。保证主路系统为水泥路面,其余道路路面铺装形成,根据村内具体情况确定。主路系统单侧设置路灯,其余道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灯饰亮化,主路红线宽度为18米,其余道路均为9米。道路两侧设排水沟,其具体形式为明沟,主干道两侧明沟设置加盖板,街道两侧设街道树,加强干道绿化,保证路面洁净、平整。
2、供水设施
(1)、现状:
村内现有自来水用户达345户,占全村的29%,其余村民均使用机井供水,全村共有深水井9眼,深度可达100余米,水质较好。现有自来水供水管网埋深较浅,村民用水量较少,冬季自来水易冻,村内现有农田无灌溉和防涝措施,村内大部分无室内消防水源。
(2)、供水设施整治规划配置建议:
解决村内自来水问题,对现有机井水质进行化验,如不符合标准,将修建几处水塔,进行处理,保证自来水水量充足,使自来水入户率达100%。确定输水工程管线走向,及水源保护措施,将自来水管网进行整治,深埋。增加自来水加压设施,保证室内消防水源。
3、排水设施:
(1)、现状:
主要街道采用明沟排水,其余道路及用户无排水设施。
(2)、排水设施整治规划配置建议:
根据生产、生活污水量及雨水量,结合地形现状统一设置村内部排水系统,划分排水区域,实行合流制的排水体制,全面进行下水道、渗水井、排水沟渠的建设与改造。排水应结合道路建设一并改造,可采用明沟或暗渠的方式。确定排水沟渠的横断面,明确污水处理方式、规模及等级,确定污水排放地点。近期规划生活污水及厕所污水用渗水井处理,地面雨水利用道路两侧明沟或暗渠排放,规划远期根据地势高差沿道路规划几条排水管线,将村民厕所改为室内冲水式。
4、电力、电信、有线电视设施
(1)现状:
村内已基本解决村民生活用电,全村共7处变压器,其中100千伏安一个,63千伏安1个,其余均为30千伏安变压器,无工业用电。通讯基本畅通,但室外电缆杂乱无章,影响村内道路交通。有线电视覆盖率仅达到20%。
(2)设施整治规划配置建议:
根据工业用电量增设工业用电变压器。通讯及有线电视采用地下管网,结合现状现形村内道路系统,尽量做到铺设合理,不影响整体环境,使入户率达到100%。
5、环境卫生整治
(1)现状:
村内每户农民家中均有室外厕所,其中20xx年将50户室外厕所改为无味厕所,村内现状只有小学及乡政府两处公厕,生活垃圾入家畜粪便堆放比较散乱。
(2)环境卫生整治建议主:对村内室外厕所进行统一改造,有条件的村民可在室内修建厕所。增设公厕,集中堆放垃圾,确定村内部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和外部垃圾处理声的位置与规模,确定垃圾处理方式,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针对现状提出人畜分离的.改造方案,提倡村庄牲畜村外集中圈养,合理确定牲畜圈养的场所,其场所位置应考虑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
6、主要公共建筑配置
(1)现状:
村内公共设施建筑不完善,村内现有小学一处,共有7个班,学生204人,老师17人,教学楼共三层,教学设施较完善,但室外操场场地不平整,易积水。村内现有卫生院一处,共有医务人员5名,4名初级职称,1名药剂师,医疗设施不完善,无敬老院及幼儿园,村内无大型公共场所。
(2)主要公共建筑配置建议:
对现小学进行整治,平整操场,增加运动设施,将现有卫生院建筑进行拆除,并在原址上进行新建,在中心区附近建设一处农民休闲广场,并在广场周边修建幼儿园及敬老院各一处,对乡政府及村政府进行改建、扩建,以满足行政办公的需要。
1、 村镇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包括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构成比例和建设用地选择三部分。
(1)、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为70平方米/人。
(2)、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居住建筑用地60%。
公共建筑用地8%。
道路广场用地12%。
公共绿地 8%。
工业建筑用地12%。
(3)、本项目为对加北村进行整治规划,所以建设用地位置不变,只是将 其中一些地块性质进行修改,并在村子原建设用地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用地。
2、 村区规划范围:在原村建设用地的基础上,东西方向的具体位置及面积待测量图完成后共同确定。
3、 建设用地的大体布局:
(1)、居住用地大部分对现状民宅进行改造,基本上保持性质不变,将现状危房拆除重建,另外在现砖厂地段及其东侧规划标准化农村住宅小区50-100户,做为安置村内需动迁的村民。
(2)、公共建筑用地平均分布在居住用地内,一些公用的设施布置在村中心附近,另外在村西侧接近加漠公路规划一处农贸批发大市场。
(3)、道路用地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扩建,并在村附近规划一处农民休闲广场。
(4)、公共绿地:村内公共绿地主要以道路两边绿化带及中心休闲广场绿化为主,另外在西侧池塘处规划一处以农家特色为主的旅游渡假场所,该区域需覆盖大面积绿化,养殖场和居民村之间设置植树隔离带。
(5)、工业建筑用地选址要靠近加漠公路,原则上不占用农田及耕地,并设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6)、养殖业采取“人畜分离”的原则,将养殖基地移至村东西两端的草场上。
我作为云南省第五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中的一员,20xx年2月,按照省委、省委组织部、省政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我被委派到红河县迤萨镇大黑公村委会驻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自进驻大黑公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我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遵守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工作,我发挥自身特长,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集中精力为民办好事、实事,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现将入村以来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作为一名地矿职工,选派进驻红河县大黑公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我的言行,不仅代表自身形象,,而且代表一名地矿人在群众中的形象,代表派出单位的形象,所以自驻村以来,我严格按照《第五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执行考勤考核制度,转变角色,尽快适应驻村工作,脚踏实地的配合村“两委”班子,做好各项村务工作。
为了尽快熟悉胜任驻村指导员工作,进一步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我认真学习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资料文件,认真学习和领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云南省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省情、县情、村情,认真学习有关农村工作及新农村建设工作内容的文件材料,为自己当好农村政策法规宣传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突出这个驻村指导的“驻”字,要沉得下心,深入得了基层,才能真正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全年驻村217天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为了尽快进入农村工作角色,掌握主动权,我与村干部走村串户进行民情恳谈,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情注农村,心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调解纠纷。此外,利用记录《民情日记》的机会,深入田间地头和广大农户家中,向村民小组长、农民群众进行深入学习,学习他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在田间地头艰苦创业、任劳任怨的精神,为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农村工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加深,也为做好农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进村到现在,我经常深入各自然村调查了解情况,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积极融入村级组织的工作,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到目前为止,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深入宣传,发挥了方针政策宣传员的作用
入村后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宣传中央和云南省关于解决“三农”问题、扶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年向群众讲解法律、宣传新农村建设政策培训四次。让农民朋友足不出门(村)就可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解难题、学技术、卖产品。
(二)谋划发展,发挥了经济服务员的作用
驻村开展工作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帮助所驻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规划发展项目,制定农民增收计划,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
(三)关注民生,发挥了社情民意调研员的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民生,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四)维护稳定,发挥了矛盾纠纷调解员的作用
稳定压倒一切。人村后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和所驻村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五)深入基层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
一年来,投入新农村工作经费一万八千元;为村委会购置办公电脑一台;复印、打印一体机一台;为解决大黑公坝区田地农作物外运困难积极为修建田间公路协调资金共八万余元;协助村委会举办庆“三八”妇女节文艺演出。通过努力我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当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一年,喜、怒、哀、乐多多。学做农村工作,万事开头难,农村工作也同样千头万绪,做好农村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锻炼。通过一年的工作,我的工作经验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教育群众,帮助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中央以中发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水利部门,针对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就我县而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水利主要是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利工程治理、农田灌溉、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工作,以尽快发挥农村水利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确保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开局。根据全县当前的实际情况,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建设,我们先后完成了县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县小型病险水利工程治理规划、县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规划、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县水土保持治理规划和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水利规划的编制。
(一)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5年计划解决6.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根据初我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显示,全县现有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6.9万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今年全县计划投入资金193.5万元,其中农村饮水安全专项资金162万元、市县打井资金31.5万元,计划完成集中式供水工程扩建3处、分散式供水工程新建4处、打井工程105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630人。到目前止,已基本完成集中式供水工程扩建3处、分散式供水工程新建4处、打井工程56处,完成投资163万元,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052人。
(二)切实加强病险水利工程治理,5年计划完成病险水库治理50处,病险防洪堤闸治理125处。我县现有中型水库5座,中型河坝4处,小一型水库20座,小二型水库90座,湘江、米水防洪堤92公里,普遍存在设计标准低、工程质量差、运行时间长、工程老化严重等问题。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保证防洪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今年全县计划投入资金840万元,完成中型病险水库治理1处,小型病险水库治理10处,病险防洪堤闸治理25处。到目前止,已完成小型病险水库治理10处、病险防洪堤闸治理25处,完成投资350万元。中型病险水库治理荣桓水库中央和省投资550万元,目前,该工程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计划在11月可全面动工。
(三)大力开展农田灌溉设施改造,5年计划新增灌溉面积2.0万亩,扩大灌溉面积8.5万亩。我县现有中型灌区干渠290公里、支渠780公里,小型灌区渠道950公里。普遍存在渗漏、崩垮、渠系建筑物严重老化等问题。搞好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恢复和改善灌溉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今年全县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完成中型灌区干渠改造3公里,小型灌区渠道改造18公里,新增灌溉面积0.4万亩,扩大灌溉面积1.6万亩。到目前止,已完成中型灌区干渠改造2公里,小型灌区渠道改造6公里,完成投资120万元。
(四)不断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5年计划完成水土流失面积治理150平方公里。水土资源既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性、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土流失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在确保水土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使其集约、高效和合理利用,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今年全县计划投入资金1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
半年来,按照市、县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总体工作部署,新里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市委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八大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目标,坚持“单项工作争第一,总体工作当先进”的要求,积极探索、推进、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
新里镇研究上报的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示范村是韩井村和汤岗村。
韩井村,人口2142人,耕地2200亩,水塘面积300余亩,辖9个村民组,万黄路横贯全村,网通、有线电视覆盖全村,交通、通讯十分便利。村级组织健全,凝聚力、向心力显著。
汤岗村,人口2565人,耕地3000亩,水塘面积230多亩,水利基础设施齐全,辖10个村民组,交通、通讯优势明显。村两委班子健全,班子工作整体实力强劲。
经镇党委、政府的`协调,韩井村和汤岗村于20xx年年初专门邀请县建设局专家,立足两村实际分别编制了发展蓝图,建立了领导和工作机制,统筹制定了富民产业、基础建设、农民新区、社会事业及生态环保等发展规划,确保了示范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公共设施建设,经过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争取水利部门的投资,确保示范村及镇区村民饮水安全,户户吃上自来水。县水利局投资600万元,在镇中心位置新建一座自来水厂,建成后可以解决包括韩井、汤岗两村在内的3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目前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两村分别拥有提灌站一座,排泄闸一座,田、路、渠系配套,所有田地均达到旱能灌溉,涝能排泄的标准。
韩井村系全县38个县级新农保先行先试村之一。按照县里要求,韩井村已于6月20日前完成了新农保的宣传发动、入户登记、保费征缴和县级审核工作。全村参保率达71.2%,得到了县劳动保障局多次肯定。汤岗村是全县87个乡级示范村之一,目前已开始新农保费用征收,按照县要求保证9月20日前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按照县的要求,韩井、汤岗分别沿万黄路、徐蚌路建成一个农民集中居住的新型社区,目前已经规划,正在逐步实施。
两村分别围绕柳条资源,重点培育柳编支柱产业,目前两村分别有80%以上的农民从事柳编业及相关产业的生产,柳编富民带动成效显著。
今年上半年,我局紧紧按照“工业服务年”和“项目推进年”活动的工作部署,积极实施“开放兴区”战略,全区外经贸工作取得了新的业绩。
1、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1-6月全区进出口总值达4亿美元,同比增56.5%,其中出口2.34亿美元,进口1.6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7.6%和54.9%,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3和53.1个百分点。
2、实际利用外资开局良好。1-6月份,全区实际利用外资2951.53万美元,同比增28.23%,完成全年指标的67.85%。1-6月份全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比重高达37.6%,列全市各县(市区)首位。
3、对外经济合作稳步推进。1-6月全区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家,境外投资带动外贸出口额20xx万美元,同比增长26.9%。
1、积极为企业争取广交会摊位。第97届广交会我区企业共获得摊位26.5个,另加59.5平方米的展位。其中珠光集团、安露清洗机、双菱集团均分别获得4个品牌类摊位,这届广交会摊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要高于上届,摊位总数比上届高出6个。合同成交额10500万美元,比上届广交会增长40%。其中汽车是我区首次参展的产品。
2、积极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我区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外贸出口企业面临外经贸人才缺乏、出口新产品开发缺乏有效的智力支持、企业规模扩大后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等问题,作为主管外经贸的职能部门,我局积极寻求引导、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不断在建立实习基地、人才培训、项目研发等方面创新工作,为我区外经贸企业服务。3月份组织出口企业120人举办了为期18周的外经贸英语口语培训班,为出口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受到出口企业的广泛欢迎。4月份,我局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鑫都国际大酒店举行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成立仪式及首次外经贸人才招聘会。力求将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出优秀外经贸企业、出优秀外经贸人才、出优秀学术研究成果”的基地。
3、积极为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出口业务提供便利。今年我区首次对镇(街道)加工贸易出口进行考核,积极为加工贸易营造氛围。1-6月我区加工贸易发展迅猛,加工贸易额达2421万美元,同比增42.4%。还积极为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出口业务提供便利,针对我区出口企业对加工贸易存在认识偏差,我局利用下企业宣讲、编印加工贸易政策实务手册等方式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促使在加工贸易门槛之外等待观望的企业转向利用加工贸易方式开展国际贸易,1-6月我区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从10家增加到今年同期的14家,有力促进了我区出口贸易方式的转变。另外,我局还进一步简化了加工贸易合同的审批手续,以更便利的服务推动加工贸易发展。
4、结合两年活动,推进项目实施。今年年初,我区结合去年“工业、招商和重点项目服务月”工作经验,以及市“两年”活动的统一部署,在“两年”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工业服务年”办公室和“项目推进年”办公室的基础上,增设了“重点外资项目联络”办公室,充分利用两年活动的组织网络体系,建立了重点外资项目区级领导联系制度、办公室例会制度、工作半月报制度、督查月通报制度、重要事项专报制度等,明确了重点外资项目的联系区领导和区级相关部门。通过联系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走访调研,全面掌握了外资项目实施进度,及时帮助项目单位解决了大量的实际困难,有效地推进了外资项目的顺利实施。5月份,我区根据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强化利用外资业绩考核,对各乡镇、街道下达了今年外资工作考核指标,明确了具体工作任务和责任目标。
5、举办招商活动,突出产业招商。4月份,我区成功举办了20xx意大利-路桥区汽车产业合作说明会,与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世贸中心签订了战略协作框架性协议。双方一致表示通过开展高峰论坛、对口洽谈、经贸合作、投资促进、技术合作、人才培训与交流等各种有效途径,全力推进两地汽车产业发展,并建立产业互访制度和信息交流制度,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型轿车之都”。这是我区积极把握意大利中小汽车生产企业向中国转移生产的机遇,采取对口产业合作,克服我区整车生产规模小、研发能力弱、专业人才缺等不足,实现路桥汽车工业快速成长的有效举措。同时在6月份,我局组织部分企业参加了第七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取得较好成绩。
6、加强素质培训,加快队伍建设。6月份,区委组织部和我局联合举办了路桥区国际招商引资高端互动研修班。工商局、发改局、工业经济局、农林局、水利与海洋渔业局、国土资源局、旅游局等20多个部门的分管领导,及各镇(街道)的分管领导和工贸办主任等40余人参加了培训。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战模拟、实地考察等全方位培训,进一步提高引资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初步建立了一支懂政策、善洽谈,且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招商引资队伍。培训期间,学员们接受了系统的招商引资培训,参观考察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高新区、苏州经济开发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等5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及松下、娃哈哈、佳友、汉帛国际等知名企业。
7、重点跟踪服务,狠抓项目落实。一是抓项目申报工作。我局严格按照省、市重点外资项目的要求,切实做好项目报送工作,积极联系有关部门,组织召开协调会议,争取列入省市重点项目,获取土地指标“戴帽”。上半年,共上报了19个外资项目,目前通宇实业外资项目列入省重点,华港广场外资项目列入市重点。二是抓服务工作。我局积极参与外商投资项目的前期洽谈、材料组织、企业报批、跟踪落实等工作的全程服务。如对恒勃科技、亚太置业、大农机械等重点外资项目,及时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组织召开部门协调会议和现场办公会议等形式,切实解决了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力促外商投资项目尽早落实。三是抓跟踪落实工作。根据外商投资项目领导联系制度的要求,对齐合天地、开来丰泽、伟隆金属、中诚机电、爱信宏达等5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外商投资项目,做到有专人跟踪落实。对已报批的项目,催缴资金到位;对土地指标、资金均已落实的项目,积极做好土地征用工作,力争开工投产。
1、出口退税政策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主要体现在:
(1)地方财政压力加重。按出口退税地方财政超基数分担政策,基数部分按20xx年度的有关数椐计算得到,基数额度固定不变,所以超基数部分将随着外贸出口的增长而越来越多,若今年外贸出口增幅达到50%,那么今年我区财政超基数负担金额将是去年的2.5倍左右。当前,由于出口退税政策影响,全国各地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一级财政普遍吃紧,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已形成一定共识。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4月24日在一个会议上透露,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将有较大变化。商务部的意见,一是分担比例应该调整到一个合理的幅度;二是先从国库全额退给企业,再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协调;三是退税率不能一刀切,要体现国家产业政策。3月9日,财政部金人庆在全国人代会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财政部准备在今年上半年进一步研究完善出口退税共同负担机制,对地方政府出口退税的实际负担超过增值税增量的,将由中央财政给予补助。
(2)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作用的争议越来越多。原来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出口越多,对地方贡献越大,认识非常一致。自去年实施出口退税新政策后,区委区政府仍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坚持一贯的“开放兴区”战略,但由于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有关外贸出口对地方贡献方面的争议越来越多。我们认为,首先,外贸出口已成为拉动我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如20xx年我区出口交货值占全区工业销售额的比例高达30%以上。其次,因外贸出口反映了我区实现的最终环节产品销售,外贸出口对区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是巨大的,经测算,在20xx年度我区生产总值15.6%的增长率中,由外贸出口增长拉动了7.96个百分点,我区高速增长的外贸出口对区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1%。第三,外贸出口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区工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等相关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为我区财政收入提供了良好的税源,如果对外贸易停滞不前,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连出口退税共同负担机制中的出口基数部分的税源也会丧失。
2、要素制约严重,利用外资后劲不足。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我区外商投资企业用地指标无法落实,这已成为制约我区利用外资工作最主要的瓶颈,全区利用外资工作面临较大压力。
(1)在谈项目无法落实用地,导致协议利用外资严重不足。1-6月份除了几个增资项目外,我区其它新批外资项目为零,而上一年度的协议利用外资现已基本跟踪落实到位。目前,我区出现了严重的实际利用外资大于协议利用外资的倒挂现象。在谈的一些合资项目也因无法落实用地或因地价原因,而致使外方另选他地。没有协议外资就没有实际外资,我区利用外资将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
(2)已批项目无法落实用地,导致外资无法到位、企业无法筹建生产。据统计,目前,我区投资总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因用地原因而无法筹建的就有19个,这些项目大多是在20xx年审批的,主要集中在中部工业区。
(3)招商引资意识有待强化。目前一些街道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因土地制约受到影响,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即使有外商来投资,也因土地无法解决而无法取信于外商,持等待观望态度。此外,区内一些重点外经贸企业,如安露、三鸥等抱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不愿意合资,应进一步引导这些企业增强招商引资意识。
3、外贸出口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
(1)随着原材料、运输等价格的不断上涨,外贸出口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少,出口企业价格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xx年7月21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那么美元标价的出口产品价格将上升,导致出口企业降低竞争力并增加远期收汇的汇率风险。同时对已发货但未收、结汇的企业将直接产生2%的损失。
(2)部分出口企业生产规模受土地要素制约,严重限制了出口量,许多出口订单均因生产能力问题而不能签约。如金龙电机、安露清洗机、正兴阀门、绿田机电等企业。
(3)部分行业因出口退税税率调低,出口量将大幅下降。如再生铝行业,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3%调到8%,今年3月1日起退税率再次调为零,并增收5%的税收。这对我区开来丰泽、齐合天地等企业的再生铝锭出口造成了严重制约。
(4)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如欧盟原定于今年7月1日启动的新普惠制提前到4月1日开始实施,中国16大类50种产品将从享受普惠制待遇的名单中消失,我区的轻工制品、塑料和家电等出口产品将不再享受欧盟普惠制。sa8000标准认证的推行,也将对我区出口形成新的冲击。
1、进一步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结合“两年”活动,大力宣传外贸出口和引进外资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动重点项目的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大会精神,建立区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定期例会制度,专题研究解决开放型经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检查督促开放型经济的工作进展,及时解决紧迫性问题。根据形势发展,进一步补充、修改区外经贸发展基金使用办法,抓紧安排20xx年度区外经贸发展基金,同时做好兑现20xx年度区外经贸发展基金的前期工作。
2、进一步加大对加工贸易业务的引导力度,力争加工贸易出口有新突破。出台对加工贸易出口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外贸出口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并对当年新取得海关a类管理资格或引进erp资源管理系统实施与海关联网监管,经海关等部门验收合格并运行正常的加工贸易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3、进一步加大对国际市场开拓的引导力度,力促新兴市场拓展出现新成效。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第98届广交会摊位,力争摊位数量、质量比上届高,有效订单比上届多。要认真总结组织我区企业开拓阿联酋市场的成功经验,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启动的时机,积极组织企业开拓东盟市场。下半年将重点引导企业开拓印尼市场,组织企业参加中国(浙江)出口商品印尼展览会。9月份组织企业参加20xx跨国采购洽谈会(中国上海),并积极筹备组织明年的境外展览会。
4、加强对出口名牌发展的引导力度,力推外贸增长方式得到有效转变。通过政府政策扶持、中介组织密切配合、出口企业自主实践等方式积极引导出口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同时建立完善全方位的出口名牌培育机制,列出重点培育对象,对列为重点培育对象的出口名牌,坚持动态管理,始终保持培育对象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5、加强外贸出口预警机制的完善,力保中小企业出口顺畅。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和信息服务,通过编印业务资料、局编信息刊物等方式及时向企业宣传有关政策。并通过与区级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力求为企业提供及时便利的全方位服务。
6、进一步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利用外资一把手推进制,加强对利用外资工作的领导。组织召开全区利用外资工作会议和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加大“目标责任制”、“定期通报制”、“领导联系制度”的实施力度,定期组织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招商引资工作汇报会,定期与区委督查室联合通报各镇(街道)利用外资的完成情况。
7、进一步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我区拟组团于9月初赴欧洲考察汽车工业。届时,我区代表团将通过中意汽车行业合作洽谈会、对口产业考察等形式,促进双方在汽车产业方面的合作,宣传路桥形象,健全招商网络,落实我区与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世贸中心签定的战略协作框架性协议。重点抓好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空调及制冷配件、模塑、机电及建材等我区支柱产业的对外招商工作,通过引进外资促进支柱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链延伸,重点做好行业龙头企业项目的包装工作,重点对外推介。
8、进一步加大“以会招商”力度。继续组织举办第四届路桥区外商投资洽谈会,力争在邀请客商的规模、档次和项目对口等方面有新突破。同时积极在上海、深圳等地组织举办小规模的路桥区优势产业推介会。组织参加重点招商活动,重点做好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要招商活动的组织工作,充分利用会议资源,实现“以会招商”。积极走出去,到境外举办大型投资推介会,重点组织好20xx路桥区(香港)投资说明会。
9、进一步构筑宽领域、多层次的招商平台。积极实施园区引资战略,在台州滨海工业城路桥首期区块规划建设外商投资园区,对外商投资园区项目进行重点包装和推介。做好黄琅盐场的招商工作。今年我区已对黄琅废弃盐场的整体规划进行了调整,按照开发建设外商投资企业过渡性工业园区的要求,积极缓解土地瓶颈对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制约作用。同时,在继续做好工业性项目招商的同时,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商贸物流、旅游休闲、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重点做好污水处理、三山涂围垦、商业街开发、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引资工作。
10、进一步做好重点外资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继续对重点外资项目进行了深入调研,走访重点外资企业(项目),掌握项目进展的第一手资料,狠抓落实。并做到能当场解决的,决不拖延;不能当场解决的,排出解决计划,限期解决;当前解决有困难的,说明原因,创造条件,抓紧予以解决。下半年将对沃尔玛、齐合天地、开来丰泽、百德福、污水处理、协盛置业等重点在谈项目进行跟踪落实。
11、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扩大对外宣传,在海内外新闻媒体刊登宣传路桥开放成就和投资环境、推介重点对外招商项目;进一步健全招商网络体系,充实完善《客商名录库》、《路桥区重点对外招商项目库》、制作《投资路桥》多媒体光盘,维护更新好《投资路桥》网站。并调整聘请路桥区招商顾问,在海内外建立代理招商窗口。
位于浮北山区的经公桥镇辖11个行政,1居委会、2村级林常国土总面积231平方公里,人口1.5万余人。xx年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港口村高滩组、经公桥村神坛二组、港北村老屋里(茶叶班)两个组、源港村上村(双一、双二、双源三个组)等4个试点自然村,涉及户数211户、人口801人、7村民小组。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标和“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使用洁净能源”的工作要求。在镇党委xx县新村办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镇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总体上顺利推进,扎实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领导重视,规划先行
年初镇党委、政府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全年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内容。及时调整领导分工,充实了镇新村办力量。所在试点村由村党支部书记直接分管新村工作。试点村都成立了由“三老”(即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在本村具有一定威信人员组成的理事会,从而确保试点建设工作有力进行。按照“以人为本、科学编制、突出重点、协同配套、因地制宜、新显特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讲求实效”的编制思路,于xx年4月由县委农工部、经公桥镇政府委托南昌航空大学士木建筑学院进行了试点村建设规划设计,结合各试点村实际,对全镇四个试点村的村庄布点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综合编制,并进行了规划修订反馈论证。总体规划起点高、布局合理、设计科学、符合实际,为下步具体实施打下良好基矗
(二)加大宣传,健全制度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镇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宣传单200余份,设置新农村宣传栏16块。召开了有关会议进行宣传发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同时,镇新村办下发了《关于在全镇xx年度新农村建设点中扎实开展“美在农家”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经办字[xx]19号)文件,以“美在农家”创建评选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广泛宣传。并转发了县委、县政府印发《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一文。在组织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整顿准备工作。就试点村还健全了理事会工作制度、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等制度。
(三)创新举措,“三清三改”成效突出
针对自身工作的特点,在全镇广泛推行“十天一安排、半月一督查、一月一小结”的工作举措,大力增强工作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按时间抓进度、按标准抓质量”的工作格局。截止目前“三清”工作统计共清除垃圾、杂草、淤泥130余吨,清除路障94处,拆除猪牛栏162个,厕所78个,拆除空心房896平方米;“六改”工作进展顺利,现已改水160余户,改厕(含三格式化粪池)146间,新建猪牛栏49个,建沼气池7口。同时经公桥村神二组村主干道555米已着手改造施工,高滩组、老屋里组新砌护坝分别为268米、67米,源港上村改造主干道620米工程已动工,老屋里组农民休闲中心占地1800余平方米广场已平整改造完毕。据不完全统计,群众已投工投劳近xx个,投入资金36万余元。
经过上半年来的工作开展,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堵的,但与兄弟乡镇试点村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三清六改”工作还未完全到位;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重点工程进度不够理想;三是部分群众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四是软件资料有待进一步完善规范等。这些都有待下半年采取针对性措施给予解决。
(一)抓重点,出亮点,着力建设“一场一中心一路一坝”。即一是抓好老屋里组的农民休闲广场建设;二是抓好高滩组的农民活动中心建设;三是抓好神坛二组的村内主干道建设;四是抓好源港上村的护河坝建设。
(二)抓产业,促增收,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一是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以科技助农、促农,发展现代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民增收后劲;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源港村的“浮梁贡”茶叶示范基地为龙头,形成特色产业;以港北村河道水面开发网箱养鱼为纽带,发展养殖产业;以高滩组果园基地带动全村水果种植业的发展;以神坛组茶叶精加工为主体,促进农民增效增收。
(三)抓规范,建机制,着力实现“三化一处理”。一是以源港村为试点,建立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二是规范软件资料建设,统一配备“三本”即投工投劳登记本、资金使用登记本、工程预算登记本;三是大力开展创建“美在家园”评选活动,党员积极带头,特别是试点村的党员必须百分之百参与创建。
(四)抓进度,强监督,着力完成“三制一调查”工作。一是实行项目资金跟踪制,严格审批程序;三是实行工作落实责任制,重点工程有预算,有专人负责,有跟踪检查,明确责任实施到位;四是积极开展新一轮试点村调查摸底工作,积极申报新一轮新农村试点,确保来年工作的连续性。
总之,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进行督促检查,掌握实情,迎难而进,努力把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根据县委、县政府20xx年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今年县工信委安排在乡村三组为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驻点村,为把帮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我委党政主要领导非常重视,迅速部署,成立工作组,深入驻点村了解村情村貌、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村组各项制度完善情况等,一年来,通过工信人的努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村三组坐落在恩江渠的中下游,距县行政中心约2公里,乡政府约1.5公里,全组人口132人30户,中共党员5人,困难家庭5户,全组90%劳动力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外出做手艺、经商办厂、年轻人外出务工,全组人多田少,10%的无一技之长劳动力在家耕作仅有81亩地经济来源。
工信委帮扶三组前,整村都实施了新农村建设,20xx年就邀请了城建部门对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序合理规划,20xx年全面铺开了农宿、道路、沙道、小渠村庄整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