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07
-
2024-06-06
-
2024-06-06
-
2024-06-06
-
2024-06-06
更新时间:2024-05-21 10:05:56 发布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4-06-07
2024-06-06
2024-06-06
2024-06-06
2024-06-06
自从我看了马小跳玩数学,我觉得十分好看,想一看到底。于是又开始了奇幻之旅。
没想到的是一开始就遇上了个大块头,不过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道无解题:5元钱买一千克哈密瓜,共有五千克,我们有三十元。又买了包两块钱的香瓜子,三个竟然把算式变成了三十减二五减二乘二了。原来的算式是三十减二五减二减三的。这题已经屡见不鲜了。
刚刚度过了难关,又出来了一个恶魔有三十八张纸币,共有一百七十八元。全是十元,五元和两元。已知十元和五元一样多,请问十元,五元与两元各有多少张?这题可把我给难得不得了了。我眼看这位叔叔的阴谋要得逞了,马小跳终于赢了:“十元有十张,五元有十张,两元有十四张。”叔叔数了以后,只好把钱一五一十的交给了马小跳。
马小跳不但是数学之王,还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数学家。马小跳万岁!
我平时的数学成绩还不错,我一直认为数学很简单,所以平时我在数学上做的预习和复习也很少。直到这个暑假我读到了《好玩的数学》,我才发现里面有好多知识我看不懂,我才幡然醒悟,不是我数学学得好,只是课本上的内容是基础的知识,简单易懂。
书中有许多让我不明白的故事,比如《老娘舅分家》。
这个故事中讲述了有个阿拉伯财主死了,生前立下遗嘱:“有11匹好马留给三个儿子,老大得1/2,老二得1/4,老三得1/6。”三兄弟没有办法分,只好请舅舅做主。他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一匹马牵了来,与姐夫的11匹马加在一起,凑成12匹。这样一来就好分了:老大6匹,老二3匹,老三2匹,三个儿子正好把老父亲留下的11匹马分完,舅舅的千里马仍旧物归原主。
我不懂为什么文中的舅舅要把自己的马牵来。我把它记录了下来,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把它学会。
虽然这本书中我有一些读不懂的知识,但我还是学到了一些速算小技巧。
在《老大哥分数》中,我知道了分子、分母都是正整数,且分子比分母小1的分数叫“老大哥分数”。就比如85/86、95/96、52/53等。我还了解到如何比较两个老大哥分数的大小,办法极其简单:分母较大的分数,分数值必然也较大。并且计算两个老大哥分数的差也有捷径可走,不需通分,只需按照“分母相乘,分子相减”的算法,就可以快速计算出它们的差了。
起初我不相信这种算法,当我试了几遍之后,我发现这种算法必然成立,绝非偶然碰巧!
数学真是博大精深啊!我定要更加努力得学习,打牢基础,扩展数学的知识面,早日将书中难题解决完!
参加工作11年以来,有幸参加了这次远程国培学习。经过这些天的学习,可谓收获颇丰。通过本次学习,使我的执教观念有了变化,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和学习理念、丰富了我的数学专业理论。
第一,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认识,促进了自己的数学专业发展。
在以前的教学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机会和没有时间来解决他们。心中很是苦恼。几十天的国培学习解了我的一些“渴”。培训的每个专题都设置了理论研讨和作业,为我的理论学习提供了发展的可能。通过视频领略了各位专家学者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阐述,这是一种提高,更是对我更新观念的礼物,使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了理论上的保证,对提高我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
第二,通过学习经典务实的课例,开阔了我的视野。
数学教师的视频课,对于我,很好地起到了示范作用。让我从他们的课堂中领略了他们的执教标准,以及驾御课堂的能力,可以说重新让我坚定了课堂教学的信念。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定势,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能力。课例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
第三,通过几次专家在线研讨,解除我心中的许多困惑。
专家的在线研讨,对困扰一线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认真学习专家的留言答疑,使我明确了自己今后的教学目标,而且对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有了自己解决的心理准备。尽管面对的困难很多,但我要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教学方法,积极进行尝试新课改。
第四,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要加倍努力进行科研,是自己的科研水平上升一个新台阶。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的读后感
我们数学组这个学期一直在共读这本书-《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的读后感。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说在了我的心上,那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都是我们身边的故事,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是多么需要一本指导我们教学的书啊。
本书是以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故事为载体,阐述了数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技能有哪些、怎么教?小学阶段能够渗透的数学的思想方法有哪些、怎么教?学生研究的'切入点是什么?怎样研究学生?每个故事都有其特定的主题、细节,还有多角度的分析和诠释。它们都是真实的,都是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思考。
书中的一个案例给我印象十分深刻。这是一节第一册减法的课。在理解了例题,并得到“5-2=3”之后,教师请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生成”事件,读后感《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的读后感》。一个小女孩介绍:“我本来有5个水果,送给同桌2个,问我还剩几个水果?我列的算式是5-2=3。”立刻有小男孩反对:“怎么还是5-2=3,重复了,不能写到黑板上。”小女孩不服气:“我没重复,老师的是汽车,我的是水果,水果不等于汽车。”小男孩仍反驳:“反正你的算式是5-2=3,还说不重复。”于是全班很疑惑。
面对这样的“生成”,可能有的教师会简单的以一句“是同一个算式,我们就不写在黑板上了”来结束学生的疑问。但我们认真想想,减法的本质是什么?减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一个模型。
因此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你们还能想一个事情,也用5-2=3来表示吗?”“为什么有的事情是发生在停车场里,有的事情发生在教师里,而且有的说是摘花,有的说是铅笔,完全都不一样的事,却能都用5-2=3来表示?”孩子们终于发现了“虽然事件是不一样的,但他们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也感悟出了“算式真神奇”。
学生能有如此的感悟,这是教学最成功之处,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师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成”,关键在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总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孩子与课堂快乐地一起飞翔是我们教育界永恒的话题。我希望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我的课堂会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趣味数学》这本书和它的名字一样有趣。每次我都会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奥数乐翻天”讲的是两三个穿插有数学问题的生动小故事:“数学奇趣馆”是有关“头脑骇客”、“无敌计算王”、“布克”、“阿宝”四人之间的故事,并把数学问题蕴含在情节跌宕的故事中,浅显易懂。
其中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数学名人堂”。每一期“数学名人堂”都会告诉读者一位数学家从小时候不喜欢上学到最后成为数学家的故事。每一期故事,我都认真阅读,因为书里讲的每一位数学家他们从小对数学充满了热爱,虽然不喜欢考试,有时甚至逃学、旷课,可对知识的渴求和执着引领着他们,最终登上了成功的顶峰,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三秒给答案,不给是笨蛋”这个版块。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个版块主要就是教给大家同类题的做题规律。每一类型题只要找对了规律,甭说三秒,一秒就能说出答案。
《趣味数学》已经伴随我好几年了,让我们在趣味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趣味数学》是本好书,是我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幻想数学大战》是一套非常有意思地漫画书。而且,它不仅有意思,还讲了许多数学知识。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我第一次发现,老师居然会推荐我们看一套漫画书,而且还是打怪兽的漫画书!算了,老师的命令就要遵从啊!看着看着,我就入迷了。因为这套书里的数学知识,就算我学过了,也想在学一遍。用我们爱看的漫画来表达数学,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更生动、有趣。
这套书有说到,加、减、乘、除、自然数、分数等各种无处不在的数学。后来我从书中发现,周围所有的东西都离不开数学。比如:盖房子用到数学,买窗帘用到了数学,就连做简单的衣服也用到了数学。而我们一直认为非常伟大的科学,也是建立数学的基础上。
大家也许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而我地回答是:“因为放弃数学的人=放弃人生的人。”这是我的感受。
《小学数学》这本书是由特级教师吴正宪、张丹两位老师主编的。本书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针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公开研讨、常态教学,按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来编排。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是新课程理念下“运算教学”的研讨;第二章是新课程理念下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研讨;第三章是“应用题”教学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四章是新课程理念下“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研讨;第五章是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六章是课堂观察和如何评价一堂课。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反思着自己的教学,我是怎么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得当。我结合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阅读了《“应用题”教学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一章,深受启发。以下记录自己从书中和教学中悟到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一般能力的策略思考:
1、从问题素材的选择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2、从数量关系的分析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从解题方法的辨析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4、从问题的创编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我还要继续读这本书,思考书中的理论,别人的教学实践,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
本月我继续阅读杨庆余先生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第十二章第一节。读毕,在深度思考中,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既然在中学阶段将要系统地学习统计与概率知识,为什么还要在小学阶段安排这类知识的渗透性的学习呢?从发展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的素养的角度看,这类知识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究竟是知识掌握的任务多些,还是发展基本素养的任务多些?”接下来,我将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统计与概率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与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随机现象的科学,它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上小学时,仅仅学过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主要是绘制统计图表。实际上,这部分知识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认识现实世界与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思想方法。在如今信息“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对数据的认识、收集、描述、分析与利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北师大20_版教材在三年级就让学生结合淘气班模拟开鞋店所调查的数据,尝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过程,探索借助画图方法整理数据和表示数据的方法,并根据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特征,作出推断或决策,实现调查数据的初衷。这是对9岁孩子形成合力解读数据能力的要求。实践证明,这些基本素养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无法确定甚至不可预测的随机现象存在。例如,摸球游戏、猜硬币等活动环节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率就是处理这种随机现象的一门科学,要学会从这些随机现象中寻找规律,从而能更科学地认识、描述与分析客观世界,这些也是现代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素养。再例如,我班要播放电影,是选择《愤怒的小鸟》还是《爱丽丝漫游记》,这就需要统计调查,获得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在解读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方可做出决策。在现实世界中,现象与问题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需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以及选择有效策略,才能独立解决问题。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单单要教给学生统计与概率的方法策略,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许多同学报怨数学很难学习,老师讲的总是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和尚。我认为,学数学是有方法的,只要你掌握了这个党阀并加以运用,相信数学将成为你的朋友。
学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思考。如果把数学比作一把锁的话,那思考就是一把开锁的金钥匙,为你打开这把数学之锁。
例如有的同学上课认真听,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部吞下去,却不去消化,不会吸收,最终还是“营养不良”。掌握是因为他没养成思考的好成绩,不能将老师讲授的东西再加工,不能进行分类整理,更不了解道路的来龙去脉,当然就无法掌握知识的真面目了。
我们要学习蜜蜂那样的工作方法,既会采蜜,又会酿蜜。在这方面,有的同学就做的比较好,他们在上课不仅专心听讲,他们在老师讲某一题的解题方法时就思考,思考出这样解的道理,虽然后再推出解这一类题的方法。这样就把老师交的融会贯通了。
我们有时在晚上可以看见满月,满月就是那个圆,可是有更神奇的东西,如美国的圆形的火坑和英国亚瑟王的圆桌子模状,还有奥林匹克的标志和它们的硬币,还有用圆规画的圆,我们用圆在日厉上圈出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圆还有一部分叫扇形,圆中有个半圆也是圆的一半,半圆形的底部是整个圆的直径,即那条穿过圆心线。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半圆形的东西,比如孔雀开屏时我们一下就觉得很耀眼,因它尾巴几近展出一个完美的半圆形。还有古希腊埃皮达鲁斯圆形剧场中间也是圆的。我们的零食上那个饼也有圆形的形状。
有一次在电视上我看到人家去玩,看到摩天轮也是圆的,它很容易转起来也可以滚动起来,还有旋转木马转起来也是圆的。
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都是圆的,只要我们稍微想一下都可以找到圆形,圆的知识真的很奇妙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圆的定义,以上就是我看了这本书的感想!
《黄爱华与活的数学课堂》读后感范文
《黄爱华与活的数学课堂》读后感
最近我拜读了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年轻的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撰写的教育研究专著《黄爱华与活的数学课堂》,深感获益匪浅。就我自己的感觉,我最欣赏的是他对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的那种艺术技巧,现在就这一点略谈一下我的浅见。
从黄老师自己的介绍和作品中专家的评论,我都能感觉到黄老师的数学课堂非常的有特色。譬如说,在教学中能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在课堂中总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量;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吸引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要做到这些的确很难很难。
首先,我想对于教学的准备必须要十分的充分,尤其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一定要考虑得十分周全。其中的每一步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从学生这方面着想,顺着学生的思路又要高于学生的思路。不断地立障设疑,不断地创设“不平衡”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总能做到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成为主人,给了他们更多的思考时间,更多的活动余地以及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更多成功的喜悦。
其次,要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一个因素也是很重要的。那就是黄老师十分善于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正如在他的课例当中提到的酒的度数、足球比赛中的射门角度问题、股票的涨跌问题等等,可以说都密切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感觉就像在闲聊家常一般,说的都是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一来,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就“陷”进了主动的学习中去。这种闲聊式的导入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当然,说到闲聊式导入教学的问题,能做到这一点,一个很关键的条件就是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虽然难度并不算太高,但这也是当前我们很多教师所无法做到的。究其原因,大概是很多教师的观念还没有及时地转变过来,对自身的定位还停留在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师就应该高于学生、主宰学生的理论上。看来是过多地接受了韩愈在《师说》中所提到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的观点吧,殊不知“师未必贤于生,生不必不如师”。
最后要说的是,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我们在教学中还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要懂得随机应变。有时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学生与自己“合作”出现问题,教学方向跟自己预想的有所偏差甚至背道而驰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还是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强行继续自己的教学思路,只会是“强扭的瓜不甜”,最多也就只能得到一个“教学原则性强”的“美名”罢了。
在《黄爱华与活的数学课堂》这本书中,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当然,从中能得到多少帮助还在于自己的消化和教学中的进一步实践和不断的思考。所谓“学人者生,似人者死”,也许耗尽我的余生也未必能达到黄老师的几分之几,但我还是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反复琢磨,努力地提高自己,争取成为一个“黄爱华式”的教师。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最让老师烦心和头疼的一个问题。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外、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是主要原因。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学生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如高浩杰很聪明,做题速度很快,但计算太粗心准确率较低,我先表扬他,然后指出他美中不足的地方,鼓励他与细心交朋友,做更优秀的学生。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注重教的方式,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今年11月22日——12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短期集中培训学习。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普通县级英语教研员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二天,但这十二天里,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吉林省教育学院每天为我们安排了风格不同的,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期间总共听了11场专题讲座,4节案例教学,3个参与式培训,3次互动交流。
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基层老师无所适从,让我们从事教研工作的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其实,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十二天的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研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有决心借这次培训的东风,多渠道开展教研、师培活动,为基层课堂教学,为基层教师的专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读了《马小跳玩数学》这本书一转眼就过去一年了,可是它还是深深的记在我的心里,因为,那是一本很好的书,书中的主人公马小跳同学是个很喜欢数学,尤其是关于数学的游戏。
书中讲述了很多关于他和数学之间的故事,最让我难忘的是:有一次,他的好朋友约他第二天出去玩,结果,他太沉迷于数学游戏而忘记了好朋友在等他。总之,在数学里,他发现了生活中处处都会有数学的影子,数学中的美和乐趣,在书中,马小跳将带着你一起去发现在生活中的数学,你就会发现原来数学真的太美妙了。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发现了数学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帮助,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离了数学我们就无法算数,马小跳是个爱学习的小朋友,他比我们先发现了数学的好处,所以他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以后我也要向他学习
我刚成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时,我非常疑惑,为什么明明很简单的知识却总是教不会孩子们呢?为什么我们变着法解释数学的好处,他们却无法产生共鸣呢?感悟了许多名家的好课和教学笔录,我深知我们的对象是儿童,就需要使用儿童化语言,蹲下来和孩子们谈话交流。而数学绘本帮了我好大的忙,这一套《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更是令我陶醉。
数学最让人困惑的便是它会有什么用以及为什么这样用呢?这套书就从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告诉了我们数学的本质。原来啊,“数学”一词是由“Mathematics”翻译而来的,词源上并没有数学的意思,这个“数学”是活泼的,并不局限于数量和图形,而是更接近求知和思考方法的意思。
书中其中一章节《魔力药水》中的药水可以把任意两样东西粘在一起,创造出了很多实际并不存在的东西,例如美人鱼、小天使等。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这类的物品,给椅子粘上轮子就变成了可移动椅子,把橡皮和铅笔结合起来,给衣服粘上口袋……这样的结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无比便利。这种魔法药水还可以把一张正方形纸撕开五块,再组合成不一样的形状,这种结合或分离的工作,在数学上也称之为“乘”,有比算术中的“乘”更广的含义。这不正是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吗?用在搭配上,用在球赛循环赛制上,都是用上了这样的“魔力药水”啊!
一味地教会孩子们熟练地用上公式进行计算,倒不如从有趣生动的“魔法药水”引入,让孩子们从生活走近数学。我在教授三年级孩子《搭配中的学问》这一课前,给他们讲述了“魔力药水”的故事,他们对这样的组合印象更深刻了,他们把这样的组合当做了一种美丽的创造,在快乐中学习“搭配”,兴趣引导的学习,事半功倍。
笛卡尔曾把距离、体积、时间等视作一条直线来思考,把无形变有形,变抽象为具体,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办法!在本书章节《比高矮》中,也探讨了一种最基本的思考方法——把数值看成一根棍子,做成图表来做比较。《比高矮》中的两个小矮人想要跟住得很远很远的人比高矮,那就很难比较了,于是他们做出了和身体一样高的棍子,放在一起比一比,就可以得到结果啦。除了比身高,投篮比赛的比较,重量的比较,贴纸的多少比较……都可以看成棍子的比高矮。更有趣的是用“棍子”来比较哪一杯糖水更甜,这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书中用上了绘画中的透视法通过移动“棍子杯”之间的距离,让每一杯水量相同,再用糖的高度来比高矮,从而知道谁更甜。
当我们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各种测量结果变成数值,来做间接的比高矮。通过数值和图标的使用,可以让我们感悟到这根“棍子”的大用途,从而可以引申到单位量的出现和使用。数学可真是巧妙啊!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读后感
日常教学评课中,我经常用的一句评语是:这位老师的课上得十分流畅,听着十分舒服。在继续阅读杨庆余先生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后,我把这句话改成了:这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组织策略得当,教学方法适合孩子学习本节课内容。不单单因为专业的数学语言让评课语言更为准确贴切,也让我更加注重自己的课堂教学组织的策略与方法。
从创设数学情境谈起,我的小学数学学习一直都是平铺直入的,不管是计算还是应用题,在记忆里一直都是枯燥无味的,倒是让我十分羡慕如今的孩子,无论哪门课程,都会有合适有趣的情境。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对“情境”这样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把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这些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弗赖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情境包括场所、故事、设计、主题和剪辑。因此,真正能支持儿童充分运用哪些已经建立的有关数学或数学活动的经验的情境就应具有现实性、生活性与问题性等特征。在课堂上,我通常是出示主题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设情境,或者是数学小故事,或者是自己的生活经验,一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二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效果破佳。问题情境不仅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问题情境能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任务,并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所以,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开一个好头。
一节好课依赖于教学组织策略的构建与抉择,要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因此,教师要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次培训安排了多位专家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学生以及初中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听了他们的讲解,我的思想深深受到震撼: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我思考的太少。如何来定位自己的职业,自己的教学学生喜欢吗?自己的工作家长满意吗?我一定要这样提醒自己,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努力前行。下面我就《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谈谈我学习的一些感受:
一、课堂上要让学生学得“快”又要学得“乐”
做一个动脑的教师,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孩子们减负了,教师心情也好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促进学生一时的发展,不只是以学生暂时取得的好成绩为依据,更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自主。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三、注重课堂评价来促进有效教学
数学课程设置多以游戏为载体,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为目的。我们老师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通过课堂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良好兴趣。对孩子们课堂上学习行为过程作为评价重点,孩子们在课堂上每一个好奇的行为,“分神”的表现,老师都应正确对待,不能用批评的语气、蔑视的眼神,过激的行为扼杀孩子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四、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使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反思了自己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课外书读后感1
在大学初学《数学史》时,我便对数学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爱上了数学这一学科。工作后,我成为了一名数学教师。我常常在想,如果能够把数学文化融入到课堂中来,那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于是,我仔细研读了《数学文化》一书,获益颇多。
众所周知,数学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牙牙学语地创造丰富多彩的记数制度,然后在花季雨季之中为数学建立越来越多、越来越详尽的分支,到如今,展现它花样年华之时耀眼夺目的数学成果。与其他文化一样,数学科学也是集齐了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
读完《数学文化》,心底不由得一阵感动。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是一个对数学有着宗教般虔诚的仰望者的心动,是一个对历史有着无尽探索欲望的追求者的向往。每一代人都在数学这座古老的大厦上添加一层楼。当我们为这个大厦添砖加瓦时,有必要了解它的历史。
通过这本书,我对数学发展的概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书中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介绍了数学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让我初步了解了数学这门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体会了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感受到了数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数学课外书读后感2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数学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数学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刚踏上教学之路,为了走好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数学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
据了解,《小学数学教师》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数学课外书读后感3
《小学数学教育》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育》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据了解,《小学数学教育》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育》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育》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育》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育》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数学教育》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数学课外书读后感4
我们学校进行飘书活动,我于三月份看了戴曙光老师的《简单教数学》一书。此书是福建省小学数学界被出版社认可、面向全国发行的个人专着。这本书从“什么是简单教数学”、“如何打造简单数学课堂”、“简单数学课堂赏析”三个方面阐述了简单教数学在理论实践上的价值和意义。
戴老师在书中用简明的语言,具体的教学事例深入浅出地将他一路走来的思索和心声娓娓道来,戴老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他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们: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就会为之奋斗,无怨无悔;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就会不断的探索,乐此不疲;当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种艺术,就会追求更加美好的境界,创造出神奇的效果。
戴曙光老师告诉我们,要想真正简单地教数学,先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其次是让学生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从而喜欢数学;其次是努力把复杂的知识变简单,把高深的数理变简单,把枯燥的知识变有趣,让学生学得快乐。“简单”的课堂显得更加厚重、更有思想、更有学科味,学生更为喜欢、学得更为轻松。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不是培养机械、呆板的人,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让例题变活,抓住问题的根本,弄清数量间的关系,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开展讨论,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学生活学活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只有鼓励学生自己学,其次让学生发现、总结、推广自己的学习经验;其三引导学生有方法地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真正做到简单地教数学的根本保证。
“简单的教数学”揭示要体现数学教学的简约性,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过程与环节的简约、教学方法的优化以及知识的归类压缩,使教师的教学简单有效,使学生的学习轻松快乐。
戴老师认为学生的发展区细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智力任务;二是通过学生之间互助完成的学习任务;三是学生独立或合作都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那么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应该让学生自己完成或合作完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解决生独立或合作都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就教的简单了。
然而,在日常工作的真实环境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浪费了很多时间?教师付出的劳动到底有多少价值?课堂上是否要承载得满满当当?学生做的、教师改的作业发挥了多大作用?……特别对作业的批改,深有同感。每天累得要命把厚厚的四摞作业本批改完(有时还多)发下去,要求学生订正。可是学生对经过老师批改,相隔一天的作业的重视度已经降低,他们的注意力早已放在新作业上了。
戴老师通过:1、课内及时改。2、快速的改。3、学生批改作业。做得快的学生老师批改完后,帮助老师批改别的学生作业。当堂批改的作业当堂订正,当堂订正的作业当堂返改,学生更正后的作业给批改的学生检查,如果还不对,就帮助他,直到理解为止。甚至可以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盟批改作业。做法是先批改他们的作业,在辅导做错的题,然后让他们批改作业。有时他们遇到困难就请教老师,又给老师提供了指导的机会。在批改的过程中,优秀作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这样目的就达到了。
尝试是孩子的天性,学习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鼓励学生去做,勇敢去试,只有让学生尝试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组织讨论交流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集中解决通过合作讨论仍不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师教得简单,学生学得实在。
我读了《趣味数学》后,深有感触。
这本书讲了吉米和安可两位可爱的`孩子找到了一本有魔法的书,它带他们漫游数学世界。在数学世界里,他们结识了小数点,又结识了加,减,乘,除四位兄弟,并学会了四则运算。在抢救小数点时,又学会了自我拷贝数等数学知识,最后终于救出了小数点。
《趣味数学》的数学知识很奥妙,常常令人弄不懂,自我拷贝数我一点儿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只得去请教妈妈。吉米他们的知识真丰富啊!但他们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智慧得来的。在数学世界里,他们虽然有时搞不懂,但是能巧妙的运用老师上课教的知识来通过一道道关卡,最终获得知识。我真应该向他们学习知难而上的精神!
《趣味数学》这本书真好!
说起这“趣味数学”我就有些激动!从女儿开始学习“趣味数学”第一节课的那天起,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女儿每天不管忙或不忙,但凡有片刻闲工夫,第一件事情就是喊着要做那个“趣味数学”即使睡觉前趴在床上都会做几页的,看着孩子前所未有的专注和投入,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女儿对任何事物的热衷还从没有过连续多日的先例,但是在金子塔“趣味数学”却真实的“颠覆”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习惯。
在学习金子塔“趣味数学”之前我试过用一些自认为女儿可能会感兴趣的方法来诱导女儿学习,但是每次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在接触金子塔“趣味数学”之初我真实的想法也仅是试试看而已,直到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看着女儿对“趣味数学”近乎痴迷的情景,我才发现原来这个叫“趣味数学”的东西真的是很“有趣”。
趣味数学的学习现已告一段落,从女儿在幼儿园和学前班的实际状况可以看到,女儿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较以前都要明显的高好多,同女儿交流时也能发现女儿思维的敏捷程度、知识面范围的宽阔程度也都有大幅的提高,某些方面所具有的能力甚至是一般同龄孩子所不具备的,很显然这一切受益于学习金子塔“趣味数学”。
金子塔“趣味数学”能寓教于乐,从孩子幼小年龄出发,有针对性的设置内容,既有利于幼小衔接又普及了日常知识,比较符合孩子现阶段的实际需求。
在教材内容方面,我个人认为有些题目文字描述部分显得冗长繁杂若用类似象形或会意的内容替换一下,教材会更加完美!毕竟在这个阶段孩子所掌握的文字还不是很丰富,如果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家长和老师的协助势必会影响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另外在教材内容的量上如果能再丰富上一点点那将是锦上添花!比如可在自然和科学知识等方面再有所充实。
对“趣味数学”教材和“趣味数学”的老师,我感觉用“很棒!”两个字概括还是很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