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12
-
2024-06-12
-
2024-06-12
-
2024-06-11
-
2024-06-11
更新时间:2024-05-15 22:08:30 发布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4-06-12
2024-06-12
2024-06-12
2024-06-11
2024-06-11
摘 要:老子的名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体现了老子反对积累提倡概括的学习观,但它遭到了古往今来学者们的各种误解,乃至严重曲解。纠正这些误读,消除这些曲解,还其本来面目,对于提高当今人们的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观
在《老子》一书中,我们看到了对“道”这一概念的界定,也看到了对道的价值的反复申说,但对如何达到道的层次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却只讲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几句话,而其中最为关键的第一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历来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且大部分的解释离文本相去甚远,于是老子的学习观也就遭到了被曲解的命运,或者说正是由于一些人对老子的学习观缺乏了解,才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本来并不艰深的话搞得复杂化,使人如坠五里雾中了。现在,是让我们探幽发微,来欣赏这久已深埋于地下的千年瑰宝之奇光异彩的时候了!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古往今来学者们对于这句话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解:西汉河上公的《老子注》卷下对“为学日益”的解释是:“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对“为道日损”的解释是:“道谓自然之道也。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他首先把“学”限定为对政教礼乐这些方面的修习,认为在老子所处的时代,这些方面的学习功利性越来越强,越来越虚浮,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明道,明道的办法就是让私欲和虚浮的作风日渐减少;三国时期王弼的《老子注》下篇将“为学日益”笼统地解释为“务欲进其所能,益其所习”,而将“为道日损”简单地解释为“务欲反虚无也。”在他看来,“为学”和“为道”都是必要的,只是层次不同罢了;宋代李纲在《梁溪集学箴》中说:“益为损资,学为道本。未尝务学,何以绝为?赤子匍匐,乃能奔驰。名以告子,学以聚之”。他将为学与为道看作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并明确地认为学习就是积累,积累性的学习是达到无为的必由之路;清代张尔歧的《老子说略》卷下则指出:“为学者以求知,故欲其日益;为道者在返本,故欲其日损。损之者,无欲不去,亦无理不忘。”他倒是将“为学”与“为道”看做两回事,但他认为“为道”所要减少的不但是欲,还包括理文学。
纵观前贤的解释,真是歧义纷出,令人摸不着头脑。为学的“学”到底指什么?为学在老子那里是肯定的对象还是否定的对象?“为道日损”中所要减损的到底是是什么?“为学日益”和“为道日损”是何种关系?对于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连近当代的一些著名学者似乎也没有搞得很清楚,更因帛书《老子》乙本中两处“日”字前都有“者”字,郭店楚简本《老子》中“为学者日益”一句还脱一“为”字,于是造成了更大的混乱,产生了更严重的误解。
朱谦之所撰《老子校释》根据《庄子知北游》中 “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之句将“为学”的“学”干脆限定为学礼这样一个很小的范围。王树人、俞柏林所着《传统智慧再发现》一书虽然十分正确地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视为对儒家理性异化的超越,但也只将“为学日益”理解为“儒家的伦理教条”,并将其与“为道日损”的关系当成前因后果的关系,认为“为学日益”的结果使人与“道”日渐隔离和失去本真。高明在《帛书老子校注》中虽然打破了“学”的局限性,将“为学”理解为“积累性地钻研学问”(如将“钻研”二字去掉更准确),并将“为道”正确地理解为“静观玄览”,但对后面的“损”字却产生了误解,认为是指情欲方面的减损。尹振环的《楚简老子辨析》竟然根据楚简本《老子》中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理解为“学者一天天增多,(功名欲望与伪行伪善也会随之增大与蔓延),因而遵行大道的人会一天天减少。”更是是谬以千里了。
比较起来,旅美华人学者陈鼓应先生的解释似更接近老子的本义。他在《老子注译及评介》一书中说:为学是指探求外物的知识活动。这里的“为学”,范围较狭,仅指对于仁义圣智礼法的追求。这些学问是能增加人的知见与智巧的。“为道”是通过冥想或体验以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就是说,在他看来“为道”与“为学”是两种全然不同的学习方法,前者是外求,后者是内观,前者是积累,后者是消化。不过“为学”不应局限于对仁义圣智礼法的追求。如果说陈先生对“为学”和“为道”的理解还基本正确的话,那么他在书中所引任继愈先生的一段话问题就更多了:“老子承认求学问,天天积累知识,越积累越丰富。至于要认识宇宙变化的总规律,或是认识宇宙最后的根源,就不能靠积累知识,而要靠‘玄览’、‘静观’。他注重理性思维这一点是对的,指出认识总规律和认识个别东西的方法应有所不同,也是对的。老子的错误在于把理性思维绝对化,使他倒向了唯心主义,甚至排斥感性知识的错误。”首先,老子的“为道“并不只是为了认识宇宙变化的总规律或宇宙最后的根源,正如陈鼓应先生在该书的代序中所指出的那样:“老子是个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争纷,如何使人们生活幸福安宁。”老子并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样是个逃避现实的隐士,也不是脱离实际的空谈家,他不过是反对靠仁义和礼法来治国的做法,认为“德、仁、义、礼”都是低层的东西,甚至认为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对于国君他认为应该“以道莅天下”(《老子》第 30章)。至于他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16章)和“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第9章),更是对全人类的生存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启示。其次,在老子那里,宇宙之道和人生之道并非两个东西,当然也就没有大小之别,他是由宇宙论到人生,由人生说到政治,宇宙之道、人生之道、政治之道并不是三个不同的东西,而是“一以贯之”,它们都是认识的最高层次。“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60章),治国之道与烹饪之道并无本质的区别。到了庄子那里,甚至“道在屎溺”,连拉屎撒尿都存在着“道”这一最高原理。因此,“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里,老子并不是说“为道”与“为学”的不同在于认识总规律和认识个别东西的方法上,不是说这两者各有各的作用,可以互补。而是说“为道”与“为学”是根本对立的两条认识路线,他是极力提倡“为道”而坚决反对“为学”的。他还尖锐地指出:“大道废,存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老子》第18章),就是说对仁义的标榜实际上说明道已经被世人遗忘,而人们靠“为学”得到了所谓的智慧后,严重的虚伪现象就随之产生了,正因为如此,他明确提出了“绝圣弃智”的口号。这难道不足以说明老子是在反对“为学”而提倡“为道”吗?其实,陈鼓应先生在《老子》四十八章译文后的《引述》中也已明确地指出:“老子认为,政教礼乐之学实足以产生机制巧变,戕伤自然的真朴。老子要走‘为道’的路子,减损私欲妄见,返归真纯朴质。”不过这里还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引述》来看,“为道日损”中减少的是“私欲妄见”,但在《译文》中“私欲妄见”却成了“情欲”。以“私欲”代替“情欲”当然未尝不可,但“妄见”到哪里去了?还有,同书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译文是“求学一天比一天增加【知见】,求道一天比一天减少【情欲】。”老子的这句话虽未指明“益”和“损”的对象,我们在翻译时完全有权将其补出,但这对象总应该是同一个东西,而不应当半路上再杀出个程咬金吧?
其实,“益”和“损”的对象都是“知见”,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知识”。问题就在于我们往往不把知识当作思维能力,而只当成一些死的信息,于是积累就成了掌握知识的方法,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殊不知,真正的学习应当是对知识的消化,这个消化过程是一个提炼概括的过程 ,这正是一个日有所损的过程。韩愈所说的“提要”、“勾玄”,苏轼所说的“博观约取”和以前学者们常提而今已为许多人所忽视的“把书读薄”,都属于“损”的方法。孔子也坚决反对记问之学,提出了“举一反三”的命题,并启发子贡要像颜回那样“闻一知十”,不要只在闻见上下工夫。当然,老子在这里所说的“损”与以上这些说法又有所不同,上面这些说法一般都停留在意识的层面上,老子所说的“损”则是潜意识层面上的静观玄览,这种对事物和知识的提炼概括更为高级也更加迅速,当然也就更加值得我们效法。
如果说“为学日益”的误解还仅只是知识观的问题的话,那么对“为道日损”的误解则牵涉到道德观了。人们往往只认识到私心杂念会影响人的认知水平,而忽略了人的认知对情感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以为要想悟道就必得先清除私心杂念,于是“为道日损”就多被理解为要想求道就得不断地减少私心杂念。“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减少私心杂念固然使人容易悟道,但私心杂念怎样才能真正地日渐减少呢?禁欲早已证明是不可取的,看来还得靠明理,靠不断的提高人的认知水平,包括直觉思维水平。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德认知”不应该只被理解为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更应该提高到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的层面,因为正是世界观决定了价值观,决定了人的情感和行为。可见道德的最高层面也就是认知的最高层面,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绝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老子那里固然没有道德认知的提法,但他所说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老子》第38章)却分明指出了道德和仁义的最高境界,告诉我们只有达到道的层面才有真正的德和仁义。
总之,“为道日损”从根本上来说是认识论或学习观,这种认识论和学习观与“为学日益”的认识论和学习观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就是概括与积累的差别。这样看来,“为道日损”之后的“损之又损”就绝对不应该理解为情欲的一天天减少(那仍是量的积累),而应理解为不断地提炼与概括,这样才能达到“无为”这一道的境界。这样理解,才体现了“为学日益”与“为道日损”的真正关系,才能与其后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相贯通,才符合老子的认识论和学习观,也才对我们今天的认知和学习具有重大意义。时至今日,许许多多的人不是仍热衷于累铢积寸地去“为学”,而与“损之又损”的“为道”全然相悖吗?
参考文献:
[1]王继如.“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什么含义.^v^.20_-5-12.
[2]王树人 喻柏林.传统智慧再发现.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3]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创设情境法之文言文论文
一、语言创设情境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言)要用语言创设情境法,教师必须在课前紧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等精心组织语言。新课伊始,教师便须运用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维拉进伯牙绝弦的特定历史空间:“古时候,有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其中,一位名叫俞伯牙,一位名唤钟子期。俞伯牙善于演奏古琴,钟子期善于欣赏琴音。两人曾于山中邂逅,伯牙弹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弹琴,志在流水,钟子期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由此演绎一段“知音”佳话。后来,钟子期不幸病故,俞伯牙悲痛不已,认为钟子期已死,天下再无知音。于是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请问,古人是怎样记载这个故事的呢?欲知答案如何,请看课文《伯牙绝琴》。”
二、多媒体创设情境法
三、将学生引出《伯牙绝弦》的历史时空
当学生在《伯牙绝弦》历史时空中既掌握了课文的生字生词,又读懂了这个历史故事之后,教师还要善于将学生从历史时空中引领出来,引导学生从今天的角度去看待《伯牙绝弦》这个流传千古的历史事件,正确评价俞伯牙、钟子期这二位演绎“知音”故事的历史人物,以便从中得到愉悦的审美体验和美好的品格熏陶。因此,我们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中的古代汉语知识,比如“绝”、“鼓”、“峨峨”等在这篇课文中的含义。更要引导学生从这个历史故事和其中的人物身上,受到美好品格的`熏陶,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正确的友情价值观等,因为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承载的更为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具体方法如下:
2.质疑提问法。当学生完全读懂《伯牙绝弦》这个历史故事后,教师可以将精心预设的问答题展示出来,供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
(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历史故事。
(2)你如何看待这个历史故事?
(3)你如何评价俞伯牙绝弦毁琴的举动?
(4)你从这个历史故事中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5)你从俞伯牙这位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
当学生思考或者讨论成熟之后,要求学生先在各学习小组中畅所欲言之后,各小组再推荐一名学生上讲台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发言加以适当的提示和点拨。如此,则可以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总之,诸如《伯牙绝弦》等文言文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品格熏陶等一体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代汉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了深入解历史故事,更要引导学生注重对历史故事的欣赏,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如此,则可以引导学生在上述学习过程中接受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美好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熏陶;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在“走进去”和“走出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导作用,既翱翔于历史的天空,又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多维目标。
摘 要 唐诗精炼主导抒情,宋词篇幅略长趋于事理描述。通过对唐宋代诗体的异同进行比较,可以阐明唐宋诗形式形成的原因,从而对诗体形态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唐诗宋诗 异同比较
一、唐宋诗歌异同深入研究探讨
唐宋阶段古代诗文学,是古代文学课程中的重头戏。教师带领学生很好地把握“唐宋诗歌”两种迥然不同的审美体裁,是对唐宋诗歌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在进行唐宋元阶段古代文学课程讲解时,可以从“唐宋诗歌存在异同”话题入手,带领学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唐代诗歌风格赏析
(二)宋代诗歌风格赏析
(三) 唐宋诗作风格迥异
综观上述,可以看出,唐代诗作侧重于抒发情韵,在诗作中更多的是活泼而生动的景物形象描写,富于抒情。而宋代的诗作侧重于思辨和分析道理,在诗作中更多的是诘问和追问道理,十分富有哲学研究价值、富有哲理性。如著名文学家缪钺在《论宋诗》一书中所言:“唐诗如芍药海棠,裱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二、唐宋诗作风格迥异事出有因
唐宋诗作风格迥异的形成原因如下。
(一)唐宋诗作各自所继承的研究诗作对象的历史基础条件迥然不同
经典诵读论文2500字
“趣”学经典,厚重寄宿生活底色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十家乡头道营子小学 杨绍山
优秀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历经干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经典。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怎样使经典走进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文化生活,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诵读活动中亲近经典、学习经典、感悟经典、内化经典,并且做到乐此不疲呢?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将经典诵读活动与多门学科有机整合,分年级“量身定做”,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趣”学经典,厚重了寄宿生活底色、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取得了显著的活动效果。
一、唱一唱,画一画,“趣”学经典,融汇“艺术元素”
一年级的住宿生大多好动、喜欢新奇事物、爱唱爱跳,善于表现自我,针对这一特点,我校大胆将经典诵读与“艺术元素”有机整合,使活动充满了丰富的趣味和极大的诱惑力,有效抓住了学生的心,使他们多种能力得以培养,一举数得。具体做法是:起始年级各班在课余时间利用电视机、DVD播放《跟我唱唐诗》(少儿版)的光盘,遴选程度适合的古诗,引导学生在“诵一诵、唱一唱”中内化经典,做到音与画相结合、诵与唱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唱诗时辅以相应动作),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不仅如此,为配合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音乐教师还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古诗歌唱方法的指导,为保证经典诵读活动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昭示了教师团队合作的力量。
二年级的住宿生,课余时间不适宜开展书写性活动,但是他们普遍喜欢画画,而且低年级所学的古诗意思浅显、画面感强。我校专门为二年级小朋友设计了名为《诗情画意》的16K小报,小报左版由学生抄写所背古诗,右版由学生为这首古诗设计图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笔来表现所想象到的画面。教师定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评,学生们对这项活动兴致勃勃。
二、走一走,跳一跳,“趣”学经典,蕴含“体育味道”
《弟子规》《三字经》的韵律特点与体育口令“一二一”正好合拍,根据这一“发现”,我校将经典诵读与体育“联姻”,蕴含“体育味道”的经典诵读给学生制造了一份“惊喜”,令人耳目一新。于是,在校园里,学生每天站队走向操场、原地踏步时,走向食堂、走向宿舍、走向班级时,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喊着单调的“一二一”行进,取而代之的是合着节拍诵读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或“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当学生们伴随着朗朗的、有韵味的诵读声在阳光下迈着轻盈的步伐时,我们发现他们的脸上绽放着舒心的笑容和无法言喻的幸福,是因为经典的阳光照射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跳皮筋,是孩子们熟悉且感兴趣的游戏项目,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真分析了各种跳皮筋的动作与“五言诗”“七言诗”的节奏联系,结合实际,将三年级确定为“诵一诵、跳一跳”活动年级。活动时,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用一条长皮筋围成一个大的圆圈,由一人起头,全班同学一边跳一边背诵古诗,随着诗句节奏同学们的动作时缓时急,有节奏地起伏变化,这种场景使每一个参与者不知不觉投入活动,乐在其中。
三、讲一讲,编一编,“趣”学经典,凸显“语文本色”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一定基础,自然地,他们对古诗文也有了自己的见解。抓住这个契机,从四年级开始,我们引导学生根据所在班级诵读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诵一诵,讲一讲”的活动,让经典诵读凸显“语文本色”。比如:班级诵读的内容为《弟子规》或《论语》,不妨背一背原文并讲一讲对句意的理解,也可以讲一讲相关的故事。再如:班级开展的`是古诗词诵读,可以围绕所诵内容质疑问难,选取一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议一议”,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共同提高。我校四年二班就曾围绕“晓宋史,品宋词”这一主题开展了“诵一诵、评一评”的活动,很受学生欢迎。当然,在开展这类活动时,我们始终坚持“以诵为主、以讲促诵”的原则,使活动由形式走向实质。
如果我们的诵读活动形式过于死板,人为地限制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效果一定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创造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开展的“编一编”“演一演”顺应了孩子的这一天性,成为经典诵读活动的一大亮点。所谓的“编一编”,一方面是指学生在学习一首诗词时,鼓励其采用译编、扩编、续编等形式进行习作练习,另一方面是指全班对所诵读过的古诗文进行艺术加工,以配乐朗诵、舞蹈、情景剧等形式表现出来。我校将“诵一诵,编一编——“趣”学经典”作为高年级校本课程,对学生的诵读篇目及数量、诗词改编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利用艺术节、读书节等为学生提供“演一演”的平台进行成果展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校开展的“趣”学经典系列活动契合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诵读为主线,实现了多门学科的有机整合,切实解决了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提升课余文化生活品位的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爱上经典,打下了良好的精神的底子, “诵读经典,做有根的人”由理念变成现实,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文言文阅读教学论文
一、文句翻译,在感受中明朗
句子的翻译,在评卷标准中要求语言通顺、逐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字词,更是有可能一字分,而且这几乎是一道文言文必考题。对此,笔者以为,如果一开始就以此为标准,要求学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弄清每一个字的意思,然后借助一些简单的语法、句法知识,将句子串连通顺,写出来的时候没有错别字,这是一种中规中矩的办法。以此对学生进行翻译引导,他们确实能够扎扎实实打牢基础,但是同传统字词学习的弊端一样,依然是从“文”出发,学生的兴趣不大,而且,很容易进入思想内涵和文化信息碎片化的有言无文的尴尬状态,即使在教学的下一环节中,教师会将句整合成文,引领学生理解、分析、欣赏,但那其中也充满着将肢解了的文章重新拼合之嫌,学生脑中已然有了裂痕,再弥合也难以感受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因此,笔者更愿意顺承字词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默读、朗读、浏览等方式中,感受文本,当将帮助理解的字词敲定之后,掌握一些语法,便水到渠成地把句子译通,并且,这种方式更利于学生在翻译中衔接句与句的关系,不像从词到句的翻译法,学生常会忽略句子的连贯问题。
上《口技》一课,笔者让学生齐读第一遍,边读边圈点,将其中自己不会的、把握不准读音的字词标识出来。读一遍后,通过看注解、查阅工具书解决;接着用比较慢的速度自读第二遍,边读边猜想文章的大致意思,遇到不明白意思的字词用另一种符号标识出来,这一遍后标注甚多,但学生大多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只是细节不甚了了;于是让学生默读第三遍,联系上下文把刚才的意思具体化,越具体越好,其中有些学生会弄错文意,接着,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把正确的翻译写到作业本上。
二、内容理解,在诵读中细化
第一,有助于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增强文化的归属感。
中华民族创造伟大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跨越困境、不断前行的过程。要想认识中华民族坚实厚重的历史,了解她的崇高与苦难,完全可以从了解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入手。诗歌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描写和反映,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一部《诗经》就是当时生活百科全书式的记录。例如,其中的《豳风·七月》有对先民们四季繁忙劳作的生动叙述;《秦风·无衣》则体现出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同仇敌忾。若想了解盛唐的富庶繁华,最直观的记载莫过于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柳永写下《望海潮·东南形胜》这样的名篇,见证了北宋的都市繁华。究其根本,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词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中国诗史历来以中华历史作为它的基石,文史相通,密不可分。诗词所提供的历史信息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习知识与审美活动融合统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它又是当时人们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历史细节上更富于真实性,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中华民族依托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积极进取、友爱和谐而又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民族性格。《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对这种民族性格的绝佳诠释。诗歌是情感与思想的双重结晶,是文化思潮的自然产物。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具象化、个性化的显现方式。中华文明以儒家思想为其骨干,又容纳吸收了道家、法家和佛家等各个思想流派,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这些在古典诗词中都有鲜明体现。
诗人杜甫、李白、王维分别被称作诗圣、诗仙、诗佛,正好大致对应了儒、道、释这三个思想流派。杜甫的远祖杜预曾为《左传》作注,在经学上极有成就,他的祖父杜审言则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儒学和诗歌是杜甫的家族传统,他用自己的毕生践行使二者达到完美融合的境地,以至于宋人有“老杜似孟子”的说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诗中体现的正是儒家那种关爱苍生、兼济天下的胸怀。李白屡屡以《庄子》中的鲲鹏自比,他狂放不羁、要求冲破一切外在束缚的自由精神主要来自道家。王维诗中则充满了寂静出世的禅趣。对于今天的社会大众而言,学习古典诗词是了解中华文化精神的快捷有效且易于实行的方式。在阅读当中,我们能够体认到祖先数千年来始终坚守的精神血脉和心灵家园,而这正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第二,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也会有用这种语言撰写的诗歌。从一定意义上说,诗歌将本民族的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居多,一字一音,字音中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个组成部分。围绕这一特性,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多篇幅相对短小的抒情诗,语言极为精练传神。例如,五言绝句仅二十个字,词中还有字数更少的《十六字令》,七言律诗也不过五十六个字。古典诗词以抒写内心情思为基本维度,以塑造鲜明意境为主要旨归,普遍讲求用韵、对仗、平仄的规则。这充分彰显了汉语自身的意蕴之美和声韵之美,达到了“笔落惊风雨”、“篇终接混茫”的高超艺术境界。汉语的民族特色使中国古典诗词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例如,西方诗歌就无法做到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具备的精工对仗。汉字的稳定形体,更是让古典诗词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今天的中小学生都可以背诵,并依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味,并不存在巨大的文字障碍。
随着汉字、历史典籍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古代东亚形成了汉文化圈,古典诗词在整个汉文化圈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许多文士都酷爱诗词,并且进行创作,这些作品现在被统称为域外汉诗。例如,唐代诗人张志和曾撰有《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很快就传入日本,为当时日本称赞不已,和亲王大臣们一起加以追和,据说这是日本填词的开端。白居易对古代日本民众影响很大,白诗的浅近易懂和清丽忧伤非常符合他们的审美趣味,日本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就受到了白居易《长恨歌》的巨大影响。在古代朝鲜官方正史《高丽史》的《乐志》中,收录了多首柳永的词,足见当时柳永词作的广泛传播。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了古典诗歌的非凡成就与重大价值,值得我们骄傲自豪。事实上,“五四”以后的新诗也无法彻底割断与传统诗词的关联,诸多名篇如朱湘的《采莲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都是极好的例证。
第三,有助于全面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水平。
中国古代有着“诗品出于人品”的文学观念,这昭示了文学的道德评判尺度。诗人们将修身立德视为内在的自觉追求,“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典诗词往往是他们崇高情怀的集中写照。屈原坚持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耕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在狂风暴雨掀翻了茅屋屋顶的秋夜,依然心系百姓,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慨叹。陆游在临终之时,仍旧不忘毕生的恢复之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他最后的遗言。辛弃疾的“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凡此种种,无不闪耀着高尚人格的光辉。善待自然、热爱国家、孝敬父母、关爱他人 .所有这些优秀品质,都成为历代诗词反复咏叹的主题。学习这样的作品,无疑可以让我们情感为之激荡,思想为之触动,心灵为之净化,增强内在的精神力量。优秀古典诗词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不仅能给人思想的启迪,更能给人艺术的享受。
例如,唐诗在用字、章法、风格等层面都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就用字而言,贾岛对“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反复斟酌,留下了“推敲”的佳话,齐己也因郑谷改动了他诗句中的一字而称郑谷为“一字师”。章法层面可以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为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首句追忆过去,次句叙写现在,三句向往未来,四句所说又是未来的过去也即现在。全诗有着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意味。古典诗歌所能给予人们的艺术体验是如此的细致入微,若能长期沉浸于其中,必然会形成高雅的艺术品位。
在中国古代,诗词不仅用于书面阅读,而且用于口头传播。我们现今除了品读、书写之外,还可以吟诵和歌唱。吟诵的本质是强化诗词固有的声韵美,更好地体味诗的情感和意境,可以说是“因声而入情”。吟诵带有强烈的自主体验性,每个人的吟诵都可以与他人不同,非常适合自主实践。中国古代本来就有着诗乐结合的传统,现代的作曲家们也给不少的诗词名篇重新配乐谱曲,让它们可以用于歌唱。声情并茂地演唱古典诗词,能够让古典诗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v^^v^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央办公厅、^v^办公厅不久前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门部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古典诗词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表现为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理解难;而文言文诵读,则常常为师生所抛弃,即牺牲诵读,以增加字词句的翻译时间。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客观因素相关,又与主观因素相连。
1.文言文诵读的时间紧张
中学每堂课的时长普遍为45分钟,在这样的时限之内完成传统教学任务(如字、词、句的翻译,句式的应用等)已经比较紧张,诵读作为次要教学目标一般作为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中学生学科项目多,学习压力大,对于诵读这种软作业的态度通常是置之不理,可以说除部分对语文极有兴趣的学生外,诵读作业都不能很好地完成,甚至出现学完课文,却不会读,也读不懂的尴尬。而以往15分钟的早读课,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没时间诵读的窘境,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全国中学的推行,以弥补诵读的缺失。但随着新课标的下达,国家主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早读课被取消,对原本已经非常紧缺的文言文教学时间,或可谓雪上加霜。如何在限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又保证诵读质量,成为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2.应试下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意识淡薄
中学文言文教学服务于“高考”总指挥,翻查全国、各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的比例却不大。考察的知识重点多集中于字词句的翻译与名句的默写,总体上客观性浓厚,而主观性淡薄。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功利性几近于无,而是作为一种极富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教学方法和感知方式存在,在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其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最终在一段时间内被完全遗弃于高考这一鱼跃龙门的机遇之外。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翻译与默写的不可或缺,诵读的可有可无。师生通力合作,不厌其烦地在课堂上提问回答、课后练习、考试巩固、试后加强。从教师的角度说,如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知识以应对考试,成了教学的当务之急;从学生的角度说,如何在考试中正确完成试题的回答,成了学习的首要任务,纵使是枯燥的训练也乐此不疲。师生共同漠视了最传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诵读,以灌输掩盖探索,以“填鸭”替代体验,学习文言文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诵读自然就不能走进千千万万的课堂和师生的目所能及之处。
诵读教学对于文言文的传授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环境中困难重重。以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篇目有《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经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特点,试归纳以下实践建议。
1.课堂诵读实践
高中每节课的时长为45分钟(含课前3分钟),本单元均能保证每篇课文3课时的教学安排。虽然时间紧张,文言文的归纳任务又极重,但只要善于利用课堂时间,那么诵读教学的实践是可以完成的。如学习《归去来兮辞》时,正文属于辞赋,但语言浅近、辞意畅达,学生诵读的压力不大,可以采用串讲法将翻译与诵读相结合。具体形式为:首先全班齐读指定段落,正音正字,检查预习;其次讲解课文,翻译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师生互动,串讲每一段落结束后,再读课文,继续感知。由于本文的行文风格洒脱飘逸,在诵读时朗朗上口,既使学生对全文的脉络有了全局的把握,又能引导学生思想境界深入,感悟陶潜真挚朴素的情感,最终达成诵读、探索齐头并进的课堂效果。而课堂诵读的形式也绝非单一化,如《陈情表》一文是众所周知的抒情文典范,但如果不加讲解就让学生自主诵读,效果一定大打折扣。本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文言现象丰富,重难字词较多,可采用先讲解再引导诵读的方式进行。具体形式为:首先摘出重难字词进行详解,给予学生引导;再讲解段落大意,翻译分析;最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诵读,而诵读方式也不局限于个人朗读,还可以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师生互动读等等。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明确字音、意义的基础上,对诵读就更胸有成竹,而除去详细的讲解环节,每个段落约有5分钟的时间可供课堂诵读实践。
2.课外诵读拓展
课堂诵读实践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但如只将诵读局限于课堂,实质上是放弃了诵读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广大师生共同创造多样的诵读机会,跳出课堂的束缚,在课外寻找诵读拓展的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高中新课标的渐进实施,大部分学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特别对于课业压力较小的高一、高二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开设相关课程,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其中,对古典诗词与文言文的诵读进行自主和互助的探索。如《滕王阁序》一文,由于篇幅长,引用典故众多,排偶绵密,蕴含的情感层次细腻,3个教学课时很难进行诵读实践。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典故为切入点,指点学生了解王勃用典的深意,并将之投射于诵读中。如“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若对其中贾谊与梁鸿的生平没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就很难在诵读中体味王勃“不得志却不失志”之情感。学生自主性的增强也利于课外诵读的拓展,如社团活动、校园艺术节等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用诵读作为文艺展示的节目,人数从一人到一班不等,能起到引发共鸣的效果。而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也是围绕诵读开展的,如能将诵读从校本升华为区域的校际交流,开展诗会、诵读会等活动,必将感染更多的学生走进文言文诵读的`世界。在诵读中敞开心灵,品味感悟,让学生得到深层的触动,也将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主动、教师辅助、学校携手,也将创造出更贴近生活也更能打动人心的课外诵读拓展模式。
3.加强诵读考核
由于诵读教学的无功利性,大多数师生给予的关注少之又少,特别是高三学生的课业压力大,基本不再考查诵读能力,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遗憾。打破现实压力,就要求我们加强诵读考核,从目前的高考命题趋势而言,主要表现在对文言的断句上。文言文断句在21世纪初的高考中出现次数较多,后因答题模式的繁琐被逐渐淘汰出了命题范围。以全国大纲卷与新课标卷为例,自到的间没有出现文言文断句的相关命题。实际上,断句的划分即古人所谓句读,是学子入门的基础之一,也是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诵读技巧的最好途径。一味地废弃断句考核,将使学生走入模式化翻译、机械化学习的怪圈,不利于文言文内涵的探索。在近年各省市高考语文的命题过程中,重新增设断句划分这一传统题目成为一种趋势。全国新课标卷自起重新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断句划分(分值为3分),并在将之提升为文言文模块第一题。起全国将有25个省份启用全国卷,断句划分深入考核的走向将愈加明显。在全国卷大方向的指引下,教师和学生重新将目光投射在诵读的教与学中。如何有效加强诵读考核,或可从课前的预习作业上下手,做到以练代教。如《逍遥游》成文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多年,语言习惯与当下迥异。在布置预习时,可让学生在无标点的情况下自主断句,告知学生错误并不可怕,让他们在独立的摸索中积累经验,为日后课外文言文的正确断句夯实基础。实践显示,先秦诸子散文的断句正确率不高,但随成文时代推移,正确率逐渐攀升,这是一个值得欣慰和继续思考的现象。面对诵读教学的困境,师生只有齐心协力,在课堂实践,在课外拓展,并加强考核,才能真正品味前人的智慧,感悟文言的深意,饱览无穷的意趣。
一、元明清近代文学教学改良的必要性
(一)内容繁杂与课时不足的冲突
(二)传统讲授式与“95 后”学生心理特点的冲突
(三)通用教材片面化与学术教学深度化的冲突
二、推行多元化教学
(一)多元化教学要求从讲授式教师转向文、史研究型学者
例如在讲授《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方面,如果仅依照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中的观点,那么只是强调“忠义说”,可是在明代便有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学说“诲盗说”,同时在建国后还出现过“农民起义说”、“市民起义说”、“忠奸斗争说”等等,片面性的讲授会影响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层次。正所谓“教而不研则周,研而不教则殆;教然后知其困,研然后知其关。”所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教师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持续进步的基础,同时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坚持教学与科学研究相辅相成,将使教师步入全新的职业生活境界之中,从而比较轻松的化解教学时面临的专业难题,使教学因之更加灵动和多彩。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是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我们应该重视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本科教育的根本性质。汉语言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责任。所以,汉语言本科专业教育与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还有一些区别,即它更应该具有大学本科教育的系统性以及育人性。崔永华老师在其论文中非常有见地地提出了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文章认清了留学生汉语言本科教育与单纯的汉语国际教育即汉语教学的区别。对留学生进行美育和德育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要求,而中国古代文学中优秀的文学篇目可以给学生这样一种熏陶和培养。“在古代文学中学习中国语言之美,学习中国文人忧国忧民,淡泊致远的精神操守,这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触及中国文化的灵魂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二、对比国外高校的中文专业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的重要性
在国内大学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中,中国古代文学课或者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中文专业的重中之重。该课程一般有两学年的教学任务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中文专业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国外大学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欧洲,开展汉学研究较早的大学里,教授很重视对中国古典文献的研究,甚至很重视培养学生对古文原典的解读学习。在近邻韩国,中国文学课在很多高校的中国语系都占有一定的地位。韩国大学里开设中文本科专业的学校现在超过了一百所,各大学的专业名称不尽相同,有的称作中国语言文化专业,有的称作中国语专业,还有的是在中文系下面设立不同的专业方向,比如中国通商、中国语言文化等。这里谈的主要是中国语言文化方向的中文专业的情况。笔者 20_ 年曾在韩国庆南大学中国学部讲授一年汉语,了解了庆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大二和大三两个学年中,学部为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分别开设了中国古诗选读、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小说和中国古代文论四门课程,学时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等同,均为每周 3学时。通过对这四门课程的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比较系统分项地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阅读了经典的原典,同时对中国文学的特质以及主要的文学类型的发展有了大致的了解。学生们学习的文本是繁体汉字,这样可以一边学习古代文学一边实现认知繁体汉字的目的,这对于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韩国的其他高校也很重视古代文学课程。韩国学者文大一在其文章中列举对比了首尔大学和成均馆大学的中文课程。其中首尔大学在一年级开设中国古典文学探索,二年级开设中国历代诗歌讲读,三年级开设中国文学史课程,文学类课程占总课程的 47%。成均馆大学二年级开设中国文学史,三年级开设中国名诗鉴赏、中国小说概论、中国诗曲的理解等课程,文学类课程占总课程的 26%。有的学校在专业学习的初级阶段概括介绍中国的文学概况,随着学生汉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在三四年级开设文学、诗歌等文献阅读课程,此阶段倡导学生阅读中国文学原著,切身感受中国文学的魅力。朱锦岚老师提到韩国加图立国立大学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取消了毕业论文,代之以 5 门课的毕业考试,而这 5 门课中,有 3 门是必选课,包括中国文学史、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20_ 年毕业考由 5 门减少为 3门,即中国语、汉字和中国文学史。可见,在对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学科知识要求方面,中国文学史的内容绝对不可缺少,是在课程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专业课程。同时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言专业与中国学生学习外语语言文学专业相类似,都是以学习母语以外的其他语种的语言文化为基准的四年制本科学习。从国内外语专业的名称来看,我们的外语专业的名称都是语言与文学并重,如: 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名称就体现出了学习的内容,即要学习该门语种的语言也要学习用该语种成就的文学。例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就一定要开设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或英美文学史这类课程。学生们通过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学习到经典英语作品,真正掌握该语言在文学方面的体现和运用,进一步增强其对语言的领悟。因此,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专业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古代文学是留学生探寻中国文化内核的一把金钥匙
语言是工具,是载体,文学以语言为工具,展现丰富的人性以及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国古代文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映现。它对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增加人的文化底蕴有重要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失去文化精华土壤的语言是苍白的,也是没有深度的。季羡林老先生曾写道: “离开了内容,离开了语言的内涵,根本谈不上什么语言。不涉及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习等等,语言是学不好的。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原理。凡是学习外国语言者,都必须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中国文化的内核追求平和、含蓄、中庸,中国文人高洁的品性,忧国忧民的情怀,谦逊重义的处事准则都体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些承载着中国宝贵文化的文字都传承着中国文化的血脉。“文学语句中包含着汉语本身的文化内涵及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具体的方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及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古代文学作品中深深地蕴含着中国的精神和中国的脊梁。外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一方面体现在中国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方方面面,更多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精髓中。中国古代文学课就是这样一门让学生体会文化精髓的课程,它承担了审美鉴赏与性情熏陶的美育任务。黄爱华老师认为“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透过语言的外衣深入到一个民族的精神,这才是文化重要性所在。”诚哉斯言! 通过朗读并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可以让学生在平淡醇美的自然风光中见诗人心情的恬静,淡泊名利,在率真的白描中透显深远的精神境界,让学生体会中国文人的精神情怀; 在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中与诗人一同体会平民百姓的艰难生活,从而也培养学生对劳苦大众的深切的同情心和情操;在易安词作中领悟含蓄蕴藉,词的委婉曲折并留有无限想象,好似中国水墨画般悠长。这些都是属于中国的文化经典,是中国文化的骄傲。
四、从中国古代文学的世界性意义
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的重要性耶鲁大学东亚语文系孙康宜教授说: “以前,在比较文学系,不管是斯坦福,还是耶鲁,选择的经典不是柏拉图就是莎士比亚,现在则中国文学也成了主要课程之一。”[6]这可以说明,中国文学正在突破障碍,进入更多研究者的研究范畴,中国文学从民族的变成了世界的。中国文学的研究应该站得更高更广。文学在本质上是“人学”,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人们的喜怒哀乐通过文字的这种方式表达出来,记载着个体的情感波动,对生命对事物的认识。每个民族虽然语言文字不同,但是人心体验这个世界的感情是相通的,因此各个民族用文字承载的感知体验都是整个人类情感体验的一部分。文学,体现了各民族的人性特征与感知的特点,也正是这种不同,显示着本民族的卓然不群。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就非常完整地呈现出我们的祖先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特征。我们应充分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今世界中的价值。就目前世界汉学潮流来看,国外汉学研究专家的关注点在于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是他们研究这一核心的敲门砖。而且,即使是以语言为主攻方向的国外中文系,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欧洲许多高校的汉文专业非常注重对中国古典文献的阅读,汉文专业的学生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是质量很高,有较好的汉语语言及文学功底。虽然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提升学生数量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但是也应注重对学生培养的“质”。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成就辉煌,特色鲜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文学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学遗产,中国古代文学理应与整个中国古代文化一道,得到进一步的推介,成为整个人类充分共享的文化遗产,为人类追求心灵的丰富提供精神资源。当今中国古代文学已经能进入世界文学的主流,世界范围内开始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特殊意义和重要的地位,它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我们应该在汉语国际教育大体系中给古代文学以更多的重视,投入更多的力量,在教材出版以及辅助读物方面应大力扶植这类的图书。而不应当让这颗明珠淹没在如火如荼的汉语国际教学的浪潮中。我们在中国本土更应该给学习汉语言专业的外国学生以优秀的课程资源,让他们在中国本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
一、问题的提出
粗略的概览这些项目和文章就可以发现,他们研究和关注的领域既深入又全面。研究的对象既有历时性问题又有共时性问题,既有以戏剧本身研究为主的第一层次问题,又有与之相关的外围的第二、第三层次问题。
二、问题的解决
依据上述问题的提出因由,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两者:一为教师,二为学生。
(一)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作为教学任务的承担者与实施者,教师自身的学识与素养直接关乎教学的质量,而教学的方法则关乎学生的成长。
所以不仅要求教师广泛的搜罗已有的研究成果丰富自己,更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发见,撰写出具有独创见解的文章,发见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1)戏剧外围的相关艺术研究成果:如音乐——因为古代的戏剧又称乐府,其繁荣衰败与音乐有很大关系,有学者就从北曲的发展来探讨元杂剧的兴衰;如绘画———因为古代戏剧中的脸谱和布景都是写意画的直接体现,而戏剧中的人物故事更是绘画的重要题材,有学者就探讨其与中国画的关系;如舞蹈———因为古代戏剧“唱、念、做、打”中的“做”,就是舞蹈动作,它不但与现代的舞蹈动作一样,富有传情写意的功能,还肩负着故事承接、暗示时空等更为丰富是职能,这也引起了现代学人的注意。如影视资料———随着越来越多的古典戏剧搬上银幕,它们成为戏剧原作的另类解读,以其不同于原来舞台的色彩、声音等,协整着不同的功能为戏剧发展做着贡献。这些属于外层次的资料。
(2)戏剧本身的问题研究成果。戏剧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庭,枝条繁乱,成员众多。每一个剧种,每一个剧目,都有各自的传承、发展、演变过程。这之中剧目是重点,学者从剧目的故事来源进行的对照研究:如水浒戏与《水浒传》的关系,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关系;从剧目的体式进行的研究:如关汉卿的《拜月亭》与丘惠的《幽闺记》何以故事相同而体式不同?白朴的《梧桐雨》与洪升的《长生殿》有何演变?从剧目的产生进行的研究:如明代中期为何出现《中山狼》的题材热?明代后期又为什么会有大量的情爱传奇?———这些有的属于纯学术问题,有的属于历史范畴,有的是不同文学样式的交叉,均应关注。
(3)剧本作为文学本身的研究成果。作为文学的一种,它是文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这包括:剧本的主旨———《窦娥冤》悲剧性何在?《牡丹亭》“至情”的文化意味;剧本的结构———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产生与功能,《黄粱梦》中的梦中之梦;剧本的人物塑造———《西厢记》中张生的志诚、红娘的机智、莺莺的狡黠,《桃花扇》中侯生的软弱、香君的刚烈等等。不论有关传统经典的应该涉猎之范畴,还是独辟蹊径的陌生剧目的新发现,都该搜罗。
(4)科研成果与教学互动的研究成果。科研的终极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为实践服务,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弥足珍贵。虽然就现有的成果来看,仍然不系统、不全面,但足资借鉴,同时这也是本论文提出的原初依据。
2、教学方法的探索:戏剧是一个包含了各种艺术的综合体,对于戏剧的研究应包含三个路向:剧本、音律、舞台。但长期以来学者———特别是中文系的师生,仅仅把它作为纯文学来进行研究,即着眼点仅仅在剧本,间或涉及音律,而完全忽略了最重要,也是最鲜活的舞台研究。而正是被忽略的舞台上有丰富的舞蹈、美术、声腔,以及戏剧的生命力———不同于电影copy的可复制性,它具有即时性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观众,不同的演出时间、地点而具有不可复制性。这使得学生得到了对于戏剧的片面认识,也影响了学生提高自己艺术素养愿望的进度。那么如何弥补此项教学不足呢?兹提出两种方法。
(1)影像资料。关于一个剧目,可以通过影像资料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感受它的舞台与动作的写意性;感受其音乐与人物情感的共振性;感受剧中人物与自己的情感交流。然后通过其在不同文学门类的诞生进行主旨的对比和艺术的优劣对照,加深对于剧作宣扬观念的了解和体悟,培养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之后通过对于其音乐、舞蹈等艺术的赏析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素养,对祖国优秀的文化产生热爱,并弘扬它,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作贡献。
(2)田野调查法:这是掌握鲜活的第一手材料的不二方法,因为戏剧在现今的生活中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仍在蓬勃的发展、存在中,几乎所有的地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原生态的剧团存在。大部分的剧团目前的演出都拥有自己的传统剧目,其或多或少改编自古代的戏剧文本。进行田野调查,不仅可以进行感性方面的训练,直观地感受戏剧的舞台美术,享受新鲜的音乐教育,而且可以跟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灵魂体验和情感交流。更可以用理性的精神探讨剧种的发生发展等历史渊源,剧目的特色,包括音乐、乃至乐器的独到之处,别致的声腔,异样的舞台设计与舞蹈程序,也可以探讨剧本的改编、流传以及流传的原因和其中深挚的内涵。
(二)就作为受教者的学生层面而言,戏剧教学的改革亦有两方面的意义。
1、由于剧本是古人对于社会、人生、历史、伦理等等形形色色对象的思考结晶,是文学技艺的再次大演练,所以传统的单就文学方面的戏剧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思考中,学习到系统的理论知识,打开一扇通向传统文化的窗口。认识到古老文化的思想、道德、伦理精髓,又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字的奥秘,通过去伪存真,健全自己的心智,陶冶自己的情操。但戏剧———尤其是中国元明清的戏曲,更是艺术的综合体,它融合了古代几乎所有的艺术因素,有音乐、舞蹈、绘画、歌唱、武术等等。而各种技艺的观摩与感受,不仅能够从技术层面锻炼自己、丰富自己,亦可提高自己的综合人文素质。故而传统的单一文学路向的教学不能够达到完全的教学目的,也没有充分利用好戏剧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
2、戏剧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艺术,学生通过参与自编自演的剧目,将会受益无穷。周光凡在《大学、大学生与大学生戏剧》中指出: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让他们欣赏戏剧演出、参与戏剧活动、体验戏剧魅力的人文意义起码有以下几点:
(1)让大学生献身一个团队和集体并从中体验集体创造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2)让大学生在一个交往的平台上训练表达和思维能力,习惯于流露和宣泄情感,学会与人交往。
(3)让大学生学会体验理解和同情另一个人的情感、尊重和欣赏另一个生命。
(4)戏剧的创作和排练过程帮助大学生在创作中自主建构知识和能力。
(5)戏剧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6)戏剧活动培养大学生超越功利的理想主义精神和真诚的生活态度。
(7)戏剧提供给大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和建立自信的机会。加拿大艺术教育家韦爱诗(Wilkinson)博士认为通过戏剧开发人的潜力过程中至少能促进以下八种能力:感觉能力、动作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感情能力、精神能力、社交能力和知识力。这一观点和周凡光的总结颇为相似,这些都提示我们参与戏剧搬演实践的重要。
三、结论
戏剧是民众最为喜欢的文艺形式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影响力的精神文化阵地,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无穷无尽。戏剧是大专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程中的重要一员,元明清文学的重点即在于戏剧。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仅是未来文化消费的主体,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者和弘扬者。戏剧因为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如戏剧作品的不可复制性,投入与产出的反比例等),在现代文化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它又有着其它文艺形式所不具有的优势与功能,这就为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提出了任务:在授课中让学生全面认识戏剧,进行教学的改革。资料的整理工作,就是要增加教师的内涵,促进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而要培养好肩负文化传承、作为未来社会建设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搞好对于他们影响巨大而且迅捷的戏剧的教学工作,就要让学生对戏剧有完整的认识,就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既帮助搜罗相关的资料,进行田野调查的工作,又适当开展戏剧的编、导、演活动。
语文素养提高手段之诵读积累论文
摘要:诵读经典能够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成长中懂得如何把握人生方向和掌握目标,从细节上内省。我们应致力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诵读;经典;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我们的教学任务观奠定了依据。只完成“教”的教学,不能算是完成教学任务。只教教材,只教知识,只教理解、分析,这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它会导致我们的学生在烦琐的分析中淹没了情感体验,在孤独的传道中失去了自我。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最终要看学生学得怎样,自身素养提高得怎么样,能否将课堂上自己的所得应用到新文本的阅读中去,运用到语言交际的实践中去,能否独立地提出一些问题,自主地解决一些问题,达到乐读文,会交流,善交流,乐交流。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厚积薄发,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积累与语文学习
积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基本义项是:逐渐聚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有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个逐渐聚集的过程。事实上,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形成技能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的过程。积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孙洙)”,说的就是不断积累,形成熟练技能的道理。当代作家叶文玲在谈到第一次写作成功的体验时说:“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800个字……”这些话说出了阅读积累在写作中的至关重要性。
二、积累与生活实际
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阐述来看,积累的来源有有两个方面:书本(课内外阅读)与生活实际。但大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形成积累时偏重甚至囿于书本,而忽略了生活这个渠道。事实上,读懂“生活”,从生活实际中积累语言,更加不可偏废。从文艺理论上说,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作家们更注重的是阅读“社会人生”。事实上,生活中每天发生的、媒体报道的新人新事、新风新貌永远是学生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中极其口语化、大众化的鲜活灵动的语言,又是学生写作克服“学生腔”,做到语言生动贴切的最好实例。
三、积累的具体途径
1.在阅读中积累。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名著,是学生提高积累、丰富语言的有效途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学生阅读方面作了量的规范: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总目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7-9年级阶段目标);并在附录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列出了推荐书目。在具体的指导时,教师还应从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计划的制订(学期计划、学年计划、假期计划等)、阅读效果的物化管理(摘抄、概括、心得)等方面规范学生课外阅读行为。
2.在诵读中积累。诵读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文,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义教阶段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并在附录中推荐古诗文120篇(段)。教师应根据教科书进度对优秀诗文的诵读作系统指导,让学生形成习惯,并定期举行诵读辅导讲座,对学生难以把握的语调和句读、难以理解的作品、难以领悟的艺术境界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不断提高诵读水平和艺术品味能力,最终形成积累。
3.在搜集中积累。搜集功能在信息社会体现得无处不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义教阶段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搜集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
4.在交流中积累。以交流为主要手段的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交流之于积累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交流能沟通个体偏狭的理解,使语言的积累达到融会贯通。另外,交流活动带来的彼此认同和成功感受,又是语言积累以外的另一层妙处了。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采用课堂讨论、辩论会、积累成果展示(如摘抄笔记、心得体会)等形式展开。
5.在运用中积累。语言积累是为了运用,即最终形成读写技能。不会运用,积累得再多,也只能算个“两脚书柜”;在运用中形成的积累更具深沉厚重。
总之,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只有“积跬步”——不断地积累,才能“致千里”——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v^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_.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诵读
古诗文的诵读是近年来被中学语文教学界重提的热门话题,提倡者们的立论出发点大抵是要以诵读来纠正古诗文教学过于偏重字词、语法分析和翻译的偏差。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鉴赏、以鉴赏促陶冶、以陶冶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
不过,论者大多是从教学法的层面,亦即技术的层面来讨论文言文教学方式优劣的问题,而没有能够明确指出文言文的教学方式何以在一段时间内会发生从重诵读法向重翻译和语法的转变的原因。笔者认为,如果能够跳出教学法本身优劣合理与否的评判,而从诵读法顿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去考察,我们也许能更客观地描述和分析诵读教学法在现今文言教学中所处的地位。
纵观从古代到近现代元数杰出人物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历,我们很容易得出诵读是最适合古诗文特点的学习方法的结论,因为他们几乎无一不是从诵读圣贤经传、唐诗宋词开始自己一生的学习历程的。但是,这样的结论显然并不稳妥,因为诵读法之所以能成为传统文言教学的主要方法,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趁幼时 忆力突出开蒙读书,时间较早。第二,允许学习者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懂(或不甚懂)所读文章的含意,教师也不作更多的指导和点拨。第二,学习者能够在学习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来消化和反雏早年的学习内容。遗憾的是,这三点很重要的外部条件在目前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中,并不具备或者被允许。这反映了一种文化环境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对于诵读法本身来说,构成了一种比课时紧张、课业负担重更为本质性的困境。具体而言,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古诗文的学习目的存在古今差别。应该说,古人和我们现在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截然不同,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无非是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而对于古人,说古诗文(尤其是圣贤经传)的学习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则毫不为过。从曹丕《典论论文》中明确为文章正名开始,到隋唐两代确立科举制度以后,一千多年读书人争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古诗文成为中国古代读书人改变自身命运、开拓远大前程的一把重要的钥匙。继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也许容易淡薄,但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学习却不会有丝毫疏忽。正因为如此,耗时长、节奏慢但坚持下去确实效果显著的文言文诵读法会在古人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却容易在现代中学科日繁多的课程环境中被否定或边缘化。
第二,古诗文的学习与运用在古人和现代人的生活中具备不同的形态。余秋雨先生在《笔墨祭》里写道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溶相依,一支毛笔并不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在毛笔文化鼎盛的古代,文人们的衣衫步履、谈吐行止、居室布置、交际往来,都与书法构成和谐,他们的生命行为,整个儿散发着塾香。这段话说的是书法,其实何尝不可用来描述古人对古诗文的学习!这种的学习和应用是多方位和全面的,是立体的。在学习过程中,诵读、吟咏和写作无疑是主体;同时,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语言形式,文言文在当时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有在这种文言的实际运用随时萦绕于身边的环境中,看似缓慢、悠长、不合理、掺杂过多个人因素而缺少学习过程中必要的科学性的诵读才顺理成章地为人所接受。反观现代中学生的生活环境(而非单纯的课堂),其中文言学习和应用的比重可以说微乎其微,没有了这样整体的环境或曰语境,让以诵读为主体的教学法主导中学的古诗文教学,即使其中加入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也是有相当困难的。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环境的变化,整个社会不可避免地对古诗文失去了某种认同感和亲近感,从而形成了对文言集体无意识的疏离。正是这种疏离,使得古诗文的学习对现代中学生而言,不再是一种渗透了生命意识的知识的浸润,而只是一种对祖宗文化遗产的被动接受。从而,对所读作品的理解也大多停留在对作品中心思想情感取向等的理性化认识,而无法从充满亲切感、典仪感和各种复杂情感(包括厌倦)的长期诵读中体会作品精微深远的深层内涵。在已经失去了所依存的整体性的文化环境的情况下,即使在高校的中文 系,较为严格意义上的诵读教学也只能在选修课上薪火相传。这样看来,笔者更愿意把诵读教学法的被边缘化看作是文化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而不仅仅是某种教学观念的选择。
事实上,即使是现今古诗文教学中诵读法的积极倡导者,其理念也已经有了与时共化的转变。在传统的诵读教学中,师生们一起吟诵诗文,教师很少做解释和指导,即使有,也往往是用简短、凝练的一两句自我陶醉的感叹语来引起学生想象的驰骋。而在现代中学课堂中,诵读法的倡导者往往并不认可这种松散的课堂教学形式,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科学的方式来厘定文言诵读的教学步骤和量化评估标准。而这种诵读教学的理念也就很容易排斥传统诵读教学中感悟、体会、玩味的内容,而更多地强调熟读成诵的内容,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诵读教学最竖定的支持者之一张必馄先生这样来界定诵读一一这里说的诵读,是熟读和背诵的合称。熟读者,拿着书边看边背,背不出就看几眼;而背诵则必须离开书本。(张必馄《学文言非诵读不可》,《中学语文教学》第6期)这样的诵读无疑是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的,而这也成为诵读教学屡屡陷入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