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12
-
2024-06-12
-
2024-06-12
-
2024-06-11
-
2024-06-11
更新时间:2024-05-11 06:02:44 发布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4-06-12
2024-06-12
2024-06-12
2024-06-11
2024-06-11
一、前言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上,我开始思考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我这半年都在寻找自己想要的,我开始多方面的了解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规划啊,规划,终于让我走近自己,开始看清自己。
二、自我分析
我自小有着严格自律的性格特征,做事有自己的原则,喜欢独立思考问题。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自己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
我爱学习,但我指的是广义的学习,就是生活中值得我停下来去思考的地方我都愿意去想一想。我想过当冰箱门打开时,它和空调的区别;想过如果把地球倒过来世界会是什么样;以及为什么《水浒传》中的阮氏三兄弟只有二五七这样类似的问题。所以我的思想经常会处在游离状态。但是这不是说我做事不认真,相反,当我下定决心做好一件事时,我就一定能做到,这点,我有充足的自信。比如说,今年三月份,我们学校民族博物馆招志愿者讲解员,因为成为志愿者是我大学期间的一个目标,而讲解员又是我爱做的事,所以,我努力的搜集资料,背讲解词,经过一个月的三轮面试,我成为了300人最终的15个。所以我觉得如果我确定了我的理想职业,按我的性格分析,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我的兴趣爱好也不能算广泛,我喜欢听音乐,但是只是几种风格;我喜欢读书,但偏向于有思想性的。思想具有创新性是我的极大优势,我常常能在集体活动中提出新点子,大多也会被团队成员所采纳。
由于我性格具有双重性,所以我的性格可以随外界的需要而变化,不过多数情况下还是会保持沉默。总的来说,我的外现性格是随着我的状态而转变的。
我喜欢和陌生人交谈,这可能也是我选择争取志愿者讲解员的原因。因为,我喜欢听别人独道的见解,这不仅是一种交流方式,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我有点幽默感,被认为是宿舍里最有幽默的人。
我有着严重追求完美的倾向,所以当我做事情没有达到我当初想的目标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很痛苦。所以我会很努力地去实现我的目标。我做事有时也会显得比较急,不能多个项目一起来做,不然我会觉得自己哪个都没做好。
我做事会很负责。只要我认识到某事在我的职责之内,我就会完全负担起它。只要是我的过错,我会主动的认错。
我有很强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在短期内分析出一个人的基本性格特征。
三、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就业方向:
在国内外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不过,鉴于这个专业的学生实力相对较强(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所以现在的就业渠道很宽泛。从我们学校20_年毕业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走向来看,5人被保入北京几所高校,9人考上赴泰国留学的志愿者教师,部分考研,目前所知的直接就业人数和出国留学人数较少。从与他们了解到的就业趋向来看,大多数人倾向于教师职业,只是不同领域的教师,有的是想做国内大学老师,有的是想做国外大学老师,有的是想去类似于新东方的教育机构从教,最多的是想去外国的孔子学院做传授中国文化的“外教”。
在_年毕业的学生中,有一位师兄,现在在浪淘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做接线员工作,但在了解他的就业取向的时候,他认为现在的工作虽然看上去低端,但是他学到了很多。现在他了解到了许多业内的相关知识,他的职业最终理想是成立自己的类似浪淘金的公司。因此,尽管专业学的是对外汉语,就业的领域也许并不对口。
前景分析:
据报道,全球约有2500万人在学习汉语,近10年来,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保持30%的递增率。近几年来社会办学机构如雨后春笋,他们抓住海外各行业人士渴慕中国语言文化这一契机,加强语言培训与中外文化交流,大量专门人才的需求也将成为必然趋势。所以,仅从从事教师职业的方向来看,就业前景应该说也是很好的。
四、职业分析
(1)个人的职业选项
我最想做的职业是做教文学的老师。这倒不是受到学姐师兄的影响,而是我长久思考的结果。我比较倾向于做国内的大学老师。
浅谈低碳与城市园林绿地设计
论文摘要:介绍低碳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关系,分析低碳概念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作用,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以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园林绿地;低碳;应用;问题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为过量排放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也开始重视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控制。20_年英国政府将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写进政府能源白皮书,其后,20_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的“巴厘岛路线图”,20_年中国^v^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及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作出了明确承诺。低碳城市逐渐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
1低碳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关系
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低碳城市的主要思路包括减排和碳汇(既收集和固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而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碳汇必然成为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固碳释氧、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雨洪控制、城市农业基地、引导新型能源利用和绿色交通等作用,同时它也将成为重要的低碳教育与展示基地。如何在设计中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地的这些重要功能,是向低碳城市目标发展的重要保障。
2低碳概念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城市雨洪管理
城市中的绿地系统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达到较好的排水、储水、净水和补充地下水源的作用。城市绿地系统通过各种人工和自然水体和绿地对雨水进行收集、调蓄和净化,并使之通过自然渗透补充地下水源。不仅可缓解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的巨大压力,减少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同时城市的雨洪管理系统如果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还可以丰富城市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
城市园林绿地的雨洪管理还可大大地节省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方面的人力、物力消耗,减少大量的碳排放,以一种更加经济和生态的方式解决城市排水问题。
构建城市的“冷岛”
绿地减小,建筑和硬地增加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4-5]。气温的升高会使城市的耗电量加大,从而导致更多的碳排放。园林绿地通过植被的蒸腾作用和遮荫可以降低城市的地面和空气温度,形成明显的城市“冷岛”。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园林的“冷岛”穿插于城市“热岛”之间,可有效地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大量减少城市耗能,并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
城市湿地景观的营造
湿地由于其多处于厌氧环境下,土壤多富含有机质并堆积形成泥炭层,可以更好的起到固碳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湿地的生态环境也较为脆弱,人的干预对其影响较大,一旦湿地环境遭到破坏,不仅其固碳作用减弱,而且其原有的碳会逐渐的氧化分解。所以在现在城市园林绿地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保护现有的湿地,使其免遭破坏,保证其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对于人工湿地系统,应该考虑其生态功能与游憩功能之间相互协调,将湿地区域根据对人的活动频率进行控制而实行分区规划,设立湿地保育区,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发挥到最大。
生产性景观的应用
生产性景观通常既可以起到装饰性景观的效果,又可以提供能源或粮食作物,如风能、太阳能发电场、家庭园艺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等。这些景观多是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既显人工之美又显自然之美。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通常可以看做一个大地景观的作品,其设备优雅的外形和有序列的排列可以成为城市中富有标志性的景观。同时它们提供的可再生、可持续的能源也可提供城市能源的消耗,减少城市对于生物能源的依赖。城市农业景观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参与、体验农业生产活动的需要,也有一定的产出功能,提供满足部分城市农产品的需求,减小产品的运输成本、运输路程,从而减少碳排放。
引导绿色出行方式
城市的机动车交通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城市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占有较大比重,绿色的出行方式如:自行车、步行都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如果将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合理的布局,构建成较为完整的系统,就可利用其构建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廊道。同时,合理的设计和丰富的植物配置还可以隔绝城市交通的噪声、尾气污染,在其中设置较为完整的步行体系和自行车体系,为城市居民创造出宜人的出行环境,将有利于引导城市居民的健康出行,为低碳城市的构想迈出一大步。
低碳教育与展示基地
城市园林绿地还可以作为低碳教育与展示基地。城市绿地系统本身有着巨大的固碳减排的作用,可以通过科普展示的方式,将其通过简单易懂、富有趣味的方式展现在游人面前。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参与性质的活动,引导人们了解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碳足迹”,告诉人们能够为节能减排做些什么,以迎合低碳经济的大势,鼓励人们参与植树造林,为自己的碳汇买单。
3现状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被打上了低碳城市的标签,但是真正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并不是短期内可以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而艰巨的实践,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的投入,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
现今,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中存在着许多有悖于低碳原则的设计值得所有的设计师警惕。过分追求精致化的园林导致园林景观的高维护率,植物种植时过于追求其观赏性而忽略其生态性;大量兴起湿地公园的建设,却只关注于其游览观赏性而忽略其真正的生态价值;不合理的材料使用,导致现在的园林使用年限远低于设计预期。这些无疑都降低城市园林绿地作为“碳汇”的功能,有时甚至使其成为“碳源”。希望通过更多的关于低碳设计的探索,使低碳的概念成为每个设计师设计时的一把标尺,真正地将低碳落实到实际设计中。
4参考文献
GOVERNMENT U White Paper Our Future ——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S].20_.
张京祥.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风潮的再思考[J].规划师,20_,26(5):5-8.
金石.WWF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J].环境保护,20_(2A):22.
车伍,周晓兵,李俊奇.湿地景观设计与雨洪管理[J].景观设计学,20_(1):18-19.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_(10):71-79.
赵彩君,刘晓明.城市绿地系统对于低碳城市的
作用[J].中国园林,20_(6):23-26.
BOHN K,VILJOEN A.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CPUL):关键基础设施的设计[J].景观设计学,20_(1):24-30.
摘要: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本身就是一堂“三全育人”的新时代思政课,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凝聚最大正能量、厚植家国情怀,迸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大力量,生动诠释了中国^v^的“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充分彰显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制度优势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凝聚最大正能量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严峻形势,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鼓舞下,亿万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勠力同心,迅速凝聚起新时代抗击疫情的磅礴伟力,展现出打赢战“疫”的坚定信心,全国迅速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从城市到乡村、从生产到物流、从单位到个人,每个环节紧密配合、环环相扣,构筑起一道道阻击疫情蔓延的封锁线。从白衣战士的“最美逆行”,到人民子弟兵的闻令而动;从携手构筑群防、群控严密防线,到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从各类企业加班加点生产医疗物资,到中国人在海外购买医疗用品空运回国……中华儿女再一次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演绎了“坚强勇敢、无所畏惧、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民族品格;做到心怀大爱、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精诚团结,形成各方力量联防联控、各种资源紧急驰援的全国一盘棋局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再次深刻印证了: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困境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厚植家国情怀,迸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这场战“疫”中,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用“家国一体”的爱国情怀,凝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所有人结成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对于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来说,一批批医疗队员、军人奔赴湖北疫情最严重的城市,他们没有拒绝和犹豫,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就是责任;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人民群众构筑起最坚实防线就是责任;对于远离疫情重点地区的普通群众而言,搞好自身防护、干好本职工作就是责任……这是由所有有责任、有担当、有胸怀、有勇气的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城”,在疫情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关键时刻冲在前,将爱国热情化为倾心付出、服务社会和国家的实际行动。支撑这些壮举和善举的,是大家心中的家国情怀、责任和担当。唯有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会好。
爱国主义情感让每一个人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再一次显现,也用生动的实例深刻阐释了和平年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1]
生动诠释了中国^v^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v^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在以^v^同志为核心的^v^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正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国^v^有9,000多万名党员,各级党组织延伸至社会各个领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v^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关键时刻,党组织总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危急关头,党员永远冲锋在前、不畏风险,他们带头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全力构筑群防、群治防线,涌现出众多感人故事,给亿万人民带来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在面对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威胁的紧要关头,坚持党性,勇于担当,用决心和行动再次阐释中国^v^何以能够历经磨难而奋起、历尽百折而不挠,让人们更能深切理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和道理所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2]
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这既给各级党委政府和一线防控人员以有力指导,又充分体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的情怀,是中国^v^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在这场抗击疫情斗争中的本色体现,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彰显了党在面对重大风险挑战时的“主心骨”“定盘星”作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v^人的初心和使命。
彰显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面对疫情的危急情形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以凸显,展现出世所罕见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例如:建设单位与时间赛跑,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快速开建,其中火神山医院只用了十天十夜就交付完工,只争朝夕,只为救治更多生命,令世界再次惊叹的“中国速度”生动地诠释中国制度优势。又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项系统工程,交通运输部门加强交通管理;工信系统总动员,各机关、各生产企业千方百计复工复产,保障防控物资供应;医保和财政部门落实患者救助的补助政策……从普通群众到党员干部,从物资保障到科研攻关,^v^一声令下,各地各部门协调联动,形成了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中国规模”全方位彰显中国制度优势。再如:防控疫情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一场不能懈怠的赛跑。各省、区、市立即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将群防群治进行到底;广大生产、运输企业和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堅持和保障物资供应,中国效率有力地见证中国制度优势。所有这一切的力量来源于全国同胞守望相助的团结意志,来源于党和人民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是中国人民办成一切大事、难事,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v^^v^强调:“在中国^v^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3]。
参考文献:
[1]^v^.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_:12.
[2]^v^.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_:7.
[3]凝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N].^v^,20_-02-03(1).
《分析当代大学生特点,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点。当代大学生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因此,必须深刻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索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新路径,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信念 特点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前沿群体,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是否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关系到他们能否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前途命运,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确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凸显。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当代大学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挑战着当前略显滞后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促其改革创新。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2.自信,不在乎他人的眼光
当代大学生一度被指责“没责任心”、“自私”、“叛逆”,负面评价经常见诸报端和媒体;然而,在始料未及的“4•12”大地震、“玉树地震”中表现出来的勇敢、无私、奉献、牺牲精神,在20_年北京奥运会、20_年上海世博会中“认真、负责、热情、青春、团结、上进”的完美志愿者形象以及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祖国荣誉高于一切”和“我与祖国共奋进”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让国人对其重新审视、评价。面对无论是盲目指责,还是高度赞誉,当代大学生不是予以反驳、解释或者迷惑、不知所措,更没有表现出来沾沾自喜和骄傲自得,而是完全不受影响地泰然处之,非常有自信和个性地“我走我路”。
3.有理想,但更讲求实际
当代大学生是亲眼鉴证了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的特殊一代知识分子,20年左右的人生历程中目睹到的多是整个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的拼搏史和辉煌成就。所以,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坚信没有^v^就没有新中国,坚信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必然性。
然而,这些“理想信念”往往只停留在“概念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也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现实压力:学业压力、学费压力、就业压力、竞争压力,残酷的事实驱使大学生不得不按照现实的要求去刻意塑造自己,从而解决摆在面前的重重问题。当代大学生学习欲望强烈,但学习的目的性非常强,考取高分的初衷不在是单纯的获得知识而是为了能够得到奖学金、保研、出国、找到好工作。“我能得到什么”、“有什么好处”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作各种选择的标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比较明显。
4.富于创新,善于接受新事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v^从成立之初就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纲领,在复杂漫长革命斗争中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肩负起挽救民族兴亡的重任,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满清昏庸无能的统治下,中国这个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的文明古国,在世界舞台上一度沦为任人宰割的国家,割地、赔款、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动辄枪炮相逼,文明的国度受尽屈辱,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
危急存亡之时,也曾出现过力图变革以强国的有识之士,维新变法在清政府的绞杀下宣告失败,^v^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政府的统治,但没有在根本上完成国家的统一,军阀窃国,割据混战,民不聊生。^v^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但地方势力对^v^阳奉阴违,在日寇入侵,民族危亡的时刻,“攘外必先安内”的狭隘思想、片面抗日的错误路线,让全国力量分散,不能集举国之力抵御外敌,导致东北沦陷、华北沦陷、甚至国都南京沦陷,生灵涂炭,横尸遍野。……煌煌中华,英雄何在?何以为国?何以为家?谁能挽救民族危亡,解万民于倒悬?
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上,中国党诞生了,中国^v^诞生之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们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本质上就是让民族复兴、国家强大、百姓富裕。无数^v^先烈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在艰难的环境下经历了无数曲折复杂的革命斗争后,终于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之上。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中华民族的命运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建国之始,美国等西方国家妄图通过朝鲜战争遏制、甚至入侵中国,1950年至1953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在一贫如洗的情况下,以一国之力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中国人民在^v^的领导下用拳头告诉全世界,那个羸弱不堪,任人宰割的中国已经不复存在了。1962年,中国在藏南狠狠教训了依仗美英支持,不可一世的印度,两场漂亮的战争之后,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国家或者其代理人敢于赤裸裸地对中国进行军事入侵!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尽管国际环境万分凶险,但在^v^领导人的智慧运筹下,我国通过一系列外交^v^,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在历经百年劫难后,中国终于可以奋力追赶,全力发展经济、科技、文化了。^v^、氢弹的巨响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压抑百年的怒吼。人造卫星在太空中播放东方红,让全世界聆听中国科技复兴的声音。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即将完成对全球的覆盖,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世界名片,辽宁号服役、国产航母试航,自行研制的驱逐舰相继下水,歼20性能在全世界战斗机中名列前茅,“神舟”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天宫”顺利进入轨道,量子卫星实验成功,国产龙门吊技术独步全球,铺路造桥技术全世界领先,三峡大坝、青藏铁路等震惊世界的工程相继竣工,城市迅速发展,新型农业崭露头角,医疗、教育、文艺全面发展……
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中国人民在^v^的领导下砥砺奋进,努力追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迹,让世界震惊于中国速度,折服于中国发展模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祖国复兴的万里长征仍未结束,今天我们要夺取的不再是泸定桥,今天我们所要渡过的不再是赤水河。今天,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民族独立,我们要在民族全面复兴,重新傲立于世界之巅的征程中继续奋进。
我们要深刻学习*九大精神,自觉用^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跟着党走,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辉煌,实现中国梦。
一、生命视野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基础工作
现如今大学校园充满着一些负面能量,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高校要针对自身的发展,采取一些积极而有效的治理方法,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基础工作,要以学生和广大教职工为中心,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能够具体落实到人、事。以此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才是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有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安全问题才能够减少,大学生受到危害的概率也会随之下降。作为基础性的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持久的开展下去,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加和谐的校园。
(二)确保高校安全和稳定的必要措施
在生命视野下,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确保高校安全和稳定的必要措施,高校之所以开展一些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安全教育也不例外。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在高校发生的安全事件几乎都与学生的安全有很大的关联,这不仅仅对学生和所在家庭有影响,也给学生的安全工作带来很大挑战。而且高效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能够稳定,所以要在合适的时间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样才能避免一些同性质安全事件的发生,对社会以及高效的稳定起到关键作用。
(三)对大学生关心和爱护的具体体现
在生命视野下,能够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对他们的极大爱护和关心。保证大学生的安全是高校和国家的责任,这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从各个层面予以高度的重视。国家也颁发了许多规定保证学生的基本安全,例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就指出高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辅导,这也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针对屡次发生的安全问题,政府也多次强调,要予以高度重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这些都是对学生的高度重视,要让大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二、生命视野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生命对于一个人至关重要,因此针对大学校园,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需要解决从以下几个问题着手,才能保证大学生的基本安全。
(一)认识到位与措施落实相结合
高校应该从生命视野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是社会发展和变革对于时代的需求。高校的有关部门,要以“安全重于泰山”的态度,对校园安全予以充分的重视,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将措施落实到位。例如在校园发展资金上将安全防范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安排上实行制度化的措施,这样才能让安全教育充分发展,切实保证大学生的安全。
(二)教育引导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教育和管理两者相互支持,缺一不可,只有两者共同发展,对于安全教育而言,才是促进作用。因此要达到安全的目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提高思想上的重视,这是在教育上的引导;此外高校要加强对于安全的管理,让学生意识到高校对于安全是及其重要的。例如高校可以根据国家的法律采取一些防控措施,这样能够防止学生的犯罪行为。在处理一些校园安全事件时,要按照规则严格处理,不能有所包庇,将安全问题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实处。
(三)内容拓宽与方法创新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