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7
-
2024-04-17
-
2024-04-17
-
2024-04-17
-
2024-04-17
更新时间:2024-04-16 16:27:55 发布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4-04-17
2024-04-17
2024-04-17
2024-04-17
2024-04-17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中部大省,湖北是中部地区 教育 、 科技 最发达的省,武汉是中部最大的城市,领跑中部,责无旁贷。湖北省委八届五次全会主题报告指出:力争3年有明显变化、5年至7年有大的变化, 经济 社会 发展 走在中西部前列。会议确定的发展路径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推进新型 工业 化和城镇化,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构建湖北全省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是湖北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必要保障。
一、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的关系
1.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目前 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的准确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循环经济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生态经济学 规律 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但循环经济采用“生态链”的 方法 ,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式流程,使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 自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循环经济摒弃了传统的、粗放的单纯依靠资源成本高投人换取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倡导通过物质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使整个社会和谐地可持续的发展。
循环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为减量化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循环利用原则(Recycle),即3R原则。
其中,减量化原则要求经济活动的开端为了达到生产目的,尽量减少资源投人,从源头上控制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使用原则,反对一次性产品使用,倡导产品使用周期中,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循环利用原则,要求在产品的使用寿命终结时,其残值可以重新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
2.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点。生态城市是全球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居环境。生态城市的特点表现为:注重高效和谐性、保持整体性、实现可持续性。
3.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的关系。循环经济的作用对象是生态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要解决城市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间的矛盾。通过改变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流动方式和效率,进而改变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经济产出、减少污染排放,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问题 。
从循环经济3R原则,特别是减量化原则看,循环经济理念在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在公共资源、能源设施和建筑领域的资源能源节约与效率提高方面可以大有作为。由于资源环境问题是目前制约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而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或核心组成部分。
二、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模式 研究
目前我国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仍不完善, 尚停留在以末端处理为主的阶段(见图)。这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对城市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与利用,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生态压力, 提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能耗、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城市资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城市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以把城市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 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这一模式是对我国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深层次推进。
城市循环 经济 体系是一个由若干因素组成的综合系统,可以选取与其 发展 密切相关的主要因素,如:资源禀赋、参与主体、技术和制度, 通过建立一个函数关系式来表达各因素之间互动、协作、共进以实现目标的过程。
CCE=f(rc,u,t,s)
CCE—城市循环经济体系;rc—城市资源禀赋;u—城市经济参与主体;t—技术;s—城市经济制度,
其中, 城市资源禀赋(rc) 是循环经济体系中的重要资源载体,同时也反映系统运行的最终效率。本文重点 分析 城市经济参与主体、技术和城市经济制度三个因素对实现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目标的 影响 ,因而在以下分析中假定城市资源禀赋(rc)为常量。 2.参与主体层。参与主体层是指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实施主体。这里根据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建立一个由小到大、由点到面、依次递进的维度空间, 即: 城市居民层面;城市生态系统层面;城市循环经济层面。三者之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平台。
3.技术层(t)。用 现代 先进的 科学 技术和现代先进的生产手段装备城市生产生活, 用先进科学的 方法 管理城市生产生活,是推行城市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充分利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城市清洁生产理念与生态技术体系; 生命周期 理论 及环评技术; 城市生态管理理念与生态管理技术体系;城市产业生态链原理与技术体系等。
4.制度层(s)
(1)政府引导 。政府应通过宏观财政手段鼓励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活动。通过政策引导,使得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政府通过提供补助金、低息贷款、税收减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手段促进城市经济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在城区修建综合垃圾分类回收站, 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体系发展的政策和 法律 体系。
(2)市场调节。利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 企业 的积极性,可建立排污权市场、水权市场等。如排污权市场的建立,可由政府确定环境容量使用的上限,并将允许排放的污染数量总量分配到各个污染源,借此明确排污单位对容量资源的产权(使用权)。之后允许污染者在市场上交易排污权,利用市场供求关系实现环境容量资源优化配置。
三、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建议
武汉环保形势非常严峻,一些城市污染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污染和水土流失,森林、草地功能衰退等生态 问题 依然存在,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武汉多数的河流及湖泊因污染而功能衰退。另外,武汉及周边严重缺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所以,武汉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非常迫切。发展武汉城市圈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努力,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对策及措施。 2.逐步完善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工作。在立法工作方面,主要应根据湖北的 自然 条件、具体环境问题在已经有成熟的 科技 与实践支撑的领域制定循环经济特别法,以加强循环经济法体系整体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要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支持与保障。
3.建立 发展 循环 经济 的激励机制。要使用经济激励和刺激手段,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使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经济手段有税收、信贷、政府采购等手段,主要是通过成本和价格这些基本范畴 影响 企业 的行为。要通过政策调整,使得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
4.研发形成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应运用循环经济的思路,通过对经济系统的物流和能流 分析 ,优化武汉的 工业 、城市化过程,建设生态产业园区,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5.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实践的试点。在武汉不同尺度的区域(城市、产业园区等)上、不同行业上、不同产品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进而 总结 经验进行推广。例如武钢经验和东西湖生态城区的建设。
6.进行 科学 和严格的管理。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但是,不能设想仅靠先进的技术就能推行这种经济形态,它是一个集经济、技术和 社会 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是做好循环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办事规则和操作规程,而且有监督其实施的管理机制和能力。
7.提高市民意识。实施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与企业的自律,更需要提高武汉市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武汉市政府应高度重视运用各种手段和与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社会宣传, 以提高市民对实现零排放或低排放的社会意识。通过引导绿色消费和开展绿色 教育 来鼓励市民参与循环经济。
参考 文献 : [2]韩强:绿色城市[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郑积源主编.跨世纪 科技 与社会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胡国亮: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A].武汉大学博士论文[C].2004
[6]路策:迈向21世纪的武汉第三产业[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